老区旅游

  今天是:
2009年6月9日星期二
欢迎访问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网站
新闻查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促进会通讯

着力扶贫开发攻坚 推动老区脱贫致富

 
信息来源: 河北老促会   发布人: 河北老促会   发布时间: 2016-03-09 13:05:46

                                        ———滦平县多措并举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滦平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西南部,地处京承生态走廊重要节点,早在1930年就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是典型的老区县.厚重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民族团结奋斗史给滦平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经全县人民的艰苦不懈努力,近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重点县,截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10.6万人减至4.9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1%下降到15.2%.但滦平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贫困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个积淀了厚重民族文化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滦平县始终大力支持老区产业发展,通过切实加大对老区的投入,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参与老区建设,把老区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作为头等大事摆在突出位置.

    一、统筹扶贫政策,构建老区脱贫攻坚“大格局”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不是一句空口号,关键要下硬功夫.滦平县统筹扶贫政策,整合各项资金,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推动老区开发建设工作与脱贫攻坚整体工作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了上下联动、各界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一是高标准规划.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滦平作为革命老区老、少、山、穷的切实特点和紧邻首都的区位优势,先后制定出台了《滦平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关于以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以大战役、大攻坚的形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坚持“立足整体提升、逐年重点投入、产业集中连片、确保如期脱贫”的总体思路,科学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以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环境治理、农村生态建设等方面为重点,积极争取各项扶贫资金项目,全面实施精细化扶贫.

    二是全社会参与.从老区贫困村中选树脱贫摘帽典型,加大老区建设和扶贫攻坚的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安排县内私营企业帮扶贫困村,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根据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村实际,进行切实有效的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见成效不撤退”.同时,选好配强扶贫驻村工作队,帮助帮扶村理清发 展思路,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利用帮扶部门资源和职能优势,绑定重点帮扶对象,通过资金支持、捐赠物资、科技帮扶等方式,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帮扶,营造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

    三是大力度投入.按照“完善机制、创新服务、加大投放、支持发展”思路,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有机结合,探索金融参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利用好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扶贫政策,为贫困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积极发挥滦平县财信担保公司的作用,为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担保,撬动金融信贷资金,解决企业、合作社融资难题;广泛宣传滦平老区革命历史,依托满族文化、红色文化吸引外来资金,确保扶贫项目健康发展.

    二、创新开发模式,完善老区脱贫攻坚“新机制”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滦平县紧紧围绕贫困群众要求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开展帮扶工作,按照“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总体要求,采取多重帮扶方式,对全县所有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实现全覆盖.针对老区、贫困地区的重叠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找准路子,建好机制,努力使老区建设和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认真总结扶贫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整的产业发展与贫困群众利益链接机制,积极探索“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制+科研机构+合作社 +农户”六位一体模式,为老区贫困群众搭建完善的创业、就业、增收平台.

     一是采取股份合作的模式.选择规模大、效益好、前景广及负责人诚实守信的龙头企业或园区,鼓励贫困户以扶贫资金、生产资料等入股,资金由园区统一支配,用于园区发展,贫困户在不承担或少承担市场风险的前提下稳得分红收入,形成稳固的持续增收渠道.

    二是采取“以贴息撬动贷款,以贷款入股分红”的模式.选取实体企业与贫困户开展合作,鼓励贫困户以本人名义贷款到企业入股,企业为贫困户进行担保并偿还本金及利息,贫困户根据入股贷款进行分红,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是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由企业园区流转农民土地建设农业设施,反过来出租给贫困户发展相关产业.按照统一提供技术,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提供肥料,统一回收产品,统一包装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发展产业,降低贫困户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解决了园区规模大、人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实现“共同发展,抱团致富”的目标.

    四是探索更加灵活的利益联结方式.如“村企、户企、村户、户户”等合作共建模式,通过股权量化、明晰产权,合理制定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贫困户长期稳定的增收途径.在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规则运行,确保“企业得利,农户受益”.

    三、聚焦产业扶贫,把好老区脱贫攻坚“生命线”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不仅需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扶贫工作,更需要以抢抓机遇、奋发作为的气魄把扶贫工作落在实处.滦平县多年来坚持以扩规模、增特色为发展脱贫产业的着力点,坚持全领域、全覆盖扶贫,将脱贫攻坚与产业功能区建设紧密结合,以“五大功能区”为平台,通过发展园区经济,拓展就业领域和增收渠道,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

    一是依托传统产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滦平县长期以来一直有着良好的农业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滦平人民靠辛勤的劳作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扶持贫困户发展设施畜禽养殖和杂粮种植,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翘板,通过“互联网+超市”的模式,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通过网上平台进行“订单式”销售,使贫困农民通过“地租+务工入”方式稳定提高收入.

    二是整合文化资源,开展全域旅游建设.金山岭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区是全县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滦平满族皇家文化、抗日红色文化交融的集合地.滦平县充分发挥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的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带动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展示、田园观光、农业生产体验、果菜采摘、农家客栈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带动了乡村旅游业发展,使旅游真正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和增收的重要产业.

    三是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通过有效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加强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冶金和新能源产业,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引导传统矿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培育绿色转型项目,一方面加快产业聚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全县贫困人口提供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另一方面,整合城乡资源,促进基础设施向贫困村延伸,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覆盖,推动贫困人口就地城镇化.

    四、融入协同发展,走上老区脱贫攻坚“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扶贫”等举措的逐步实施,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窄、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等,仍是制约老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问题.

    滦平县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丰(宁)滦(平)密(云)联合县重要组成部分和八路军滦(平)昌(平)怀(柔)办事处的主要活动区域,与北京有着先天的地理和历史渊源.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滦平作为环首都贫困地区坚持抢抓机遇,促进扶贫开发区域协同发展,特别是努力争取公路、水利等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打通了与北京连接的6条断头路,开通了滦平至北京、涝洼至密云、马营子至密云3条与北京互通的城际公交.西部生态农业通道、国道101线升级改造等对接北京的重点工程,以及公交枢纽、湿地公园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电子商务进村、商贸物流城等22个重点项目已纳入河北省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商贸物流协同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为下一步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保障.同时,滦平县在政府投资建设公共基础工程中积极实行以工代赈,鼓励贫困扶持对象参加工程建设并获取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在资金使用上,全面统筹国家、省、市投入的分散在扶贫、农业、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的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突出“水电路讯房、山水林田村、科教文卫保”等重点领域,重点地向贫困村集中倾斜投入,全面加强金山岭片区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切实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光荣厚重的历史,是前人艰辛奋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厚重的历史财富,继承和弘扬民族团结奋斗不息的精神,团结带领老区人民艰苦创业踏上小康路,则是我们必须肩负完成的历史责任.

    中共滦平县委办公室   崔浩晨

 
关于我们
老区概况
会长致辞
在线留言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河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河北扶贫开发办公室   冀ICP备11006963号
技术支持: 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1504号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