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大崔庄镇四道沟村
种植核桃的调查
● 张玉稳 姚继兴
四道沟村座落在迁安市最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全村283户,903口人,山地梯田509亩,山场面积2400亩,核桃树占地2000亩,现有核桃13万株,人均140株,是个典型的核桃专业村。近年来,这个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上了一条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掌握科学,向科学要效益的正确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种植核桃 百年苍桑
迁安境内土壤含铁量较高,适合果树生长,历史上就有栽种果树的习惯。四道沟村种植核桃历史悠久,少说也有二、三百年。但改革开放前,这里的核桃树大都栽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山坡崖边等不毛之地,人们对其也疏于管理,所以产量低下,每株产核桃不过几斤,只是自食或做为走访亲友之用,很少做为商品出售。
盲目引进 教训深刻
四道沟大面积种植核桃,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时市委、市政府号召,大搞林果,增加收入,发家致富,村两委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反复研究,多次论证,认为四道沟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此项事业,于是千方百计发动群众,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把群众发动起来。村干部们更是四处考察参观,八方筹措资金,全村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因当时没有经验,急于求成,他们听说一种叫纸皮的核桃,皮薄如纸,味甘香、产量高、价格也不错,所以就从洛阳引种进来,但是挂果后,发现这种核桃的外皮过于薄脆,从采摘到晾晒、装卸、运输等几个环节下来,皮已基本全部破碎脱落,果肉裸露,面目全非,产品根本无人问津,损失惨重。全村一万株纸皮核桃,产品卖不出,即使卖出价格比其它品种也低70%,几年算下来,全村损失高达40万元,人均440元。
相信科学 初见成效
严酷的事实,沉痛的教训,如警钟惊醒了四道沟人,沉痛的教训使他们认识到,不相信科学是要吃亏的,必须从头做起,从科学开始,为此他们做了三件事。
1、搞好培训是基础。他们从唐山市科协,昌黎果树研究所等多处多次请来专家、技师、技术员到村进行培训。培训方法有三种:一是冬季集中培训;二是随着核桃的长势季节培训;三是出现病虫害时应时培训。每年培训中都先后发放技术资料千余份,参训人数达900多人次。现在全村已有技术人员115人,高级技术员有32人,“土专家”13人,为发展核桃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2、掌握技术要点是关键。在专家的帮助传授下,他们掌握了四项技术要点:一是抓好基础条件的改善,主要是抓好水肥使用管理。水一直是影响果树种植的一大瓶颈,他们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起水窖210个,每年积水在6000立方米左右,基本满足果树用水需求。过去核桃树从不施肥,只靠自然生长,经专家指点,改变了传统做法。现在除施用农家肥外,主要采用压青法,即每年7~8月份,树下开沟30公分深宽,把青草压到沟内,腐烂成肥;二是抓好品种改良。这个村的核桃品种原来大部是四大瓣,果壳厚,产量低,挂果晚,要等14年才能见果,经专家推荐,考查比较,最后选定吉林青香核桃作为当家品种,目前已完成6万株改良任务,还有一半需逐年完成。从已挂果的新品种看,这个品种皮薄味好产量高,防病抗害能力强。三是抓住季节时令管理。核桃的季节时令管理非常重要,必须按时令及时进行,错过季节时令就会影响生长,减少产量。季节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春扒、夏嫁、秋剪、冬埋。春扒就是在解冻后,将冬季埋土的幼树土堆扒开;夏嫁就是嫁接幼苗和改头接穗;秋剪就是秋季剪枝;冬埋就是封冻前将幼树压弯埋土防冻。这就把过去传统全年不管只等收果的做法,变为一年四季不间断地管理。四是抓好病虫害的防治。核桃的主要病害是核桃黑,过去基本没有办法可治,在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杜邦普尊喷剂,收到了理想效果。虫害主要有吊死鬼危害较大,采用夜灯捕蛾和用阿维高药剂喷雾等方法灭虫,效果极佳。
3、得力措施是保证。几千亩的山场,十几万株的核桃,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千差万别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而核桃生产的技术性又很强,怎么才能统一管理起来?经过多次讨论、借鉴外地经验,他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成立核桃栽培管理协会,吸收各户入会,按协会的章程规定把核桃栽培管理统一抓起来,现在入会的已达26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5%,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各干各的,分散无序的管理弊病;二是成立专业技术队伍,这支队伍现有26人,都是选自全村有经验、有技术、有文化的会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核桃的嫁接、剪枝、防治病虫害,从而基本上解决了技术问题。
核桃生产,走上科学之路,效益也初步显现出来。现全村核桃年产量已突破6.5万斤,纯收入近80万元,户均2500多元,人均近800元。
存在问题 建议思考
1、该村虽有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日常普通技术尚可自行解决,但是在嫁接技术上还未过关。建议核桃栽培协会和村两委继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传授技术,组织有文化、有基础、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培训,争取尽早攻克这道难关。
2、关于核桃销路问题。目前农村已渐现核桃卖难苗头,主要原因是信息不灵,农民缺乏捕捉信息的习惯和手段,再是部分群众惜售,总想一次抱个金娃娃。所以建议镇乡村要以各种形式教育农民增强商品意识,营销观念,克服惜售思想,尽快从小农经济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市直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把农民的大宗产品信息传播出去,把外地需求信息搜集回来,传给农民。这样才有助于果类的生产。
3、建议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考虑核桃深加工问题。我市现有种植面积8万亩,240万株,年产160万斤,且会逐年上升,几年后产量可达上千万斤,只靠农民小卖,无济于事,应在深加工上早作准备,否则将会出现增产不增收,重蹈砍树毁林的怪圈,对可持续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