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治国养生皆超然

发布日期:2013-08-26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养生之道(三)

4、自我保健

周总理非常重视人民的健康,也重视自我保健。他老人家为人民的事业日夜操劳,睡眠和休息的时间很少。但我们的总理总是红光满面、步履稳健、神采奕奕,很少见到他精神疲惫的时候。不知情者,以为他一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和高级补品。其实,他老人家的生活很淡泊,衣、食、住、行从无特殊要求,从不要高标准,不求享受,不食珍品,即使生了病,也提倡吃国产药。周总理的健康体魄同他那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样,是他平时刻苦磨练的结果。

总理平时的主要运动,就是散步、做体操、打乒乓球等。每当办公时间过长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总是设法陪他到室外散散步,或者打打乒乓球。他无论多么忙累,都坚持锻炼,从不懈怠。1972年患癌症后,仍坚持锻炼,从未停止。直到他病重住院卧床不起。

总理的散步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地点,他是见缝插针,随机进行。如外出办公返回西花厅或到北京医院看望病人时,他总是让车停在大门口,自己慢步走进去,达到散步健身的目的。

喝茶。喝茶是总理的唯一嗜好,每日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看文件。他喝绿茶,尤喜龙井。如遇嗓子不适时,就改喝碧螺春或胖大海、藏青果。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有提神、健脑、利尿、消除疲劳之功效。

晨练。晨练是周总理坚持的主要运动。早晨起床后,非常认真地做头部、眼睛、上肢和腰腿部运动,动作简便有效。每当总理做操时,我们便站在他的身边,密切注视他的每个动作,以防运动中发生意外。

戒酒。戒酒是周总理自我保健的重要举措。人们常说:十人九痔。总理由于长期饮食不规律,大便干燥,患上了痔疮,常常便中带血。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为了不使痔疮再度复发,总理不仅在饮食上不再吃辛辣刺激性的热性食物,还把有多年的饮酒习惯予以戒掉。在外交场合上,由于礼貌上的需要,只是举起手中的酒杯,示意一下干杯的动作,其实并没有把酒喝下。在内部的活动场所,需要喝酒欢庆时,则请他身边的高振普卫士予以代饮。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总理的痔疮再未复发过,从而也就解除了由于痔疮带来的痛苦。

跳舞。周总理的爱好广泛,情趣高雅,生活内容丰富。他喜欢诗歌及舞蹈。“文革”前,他常参加周末舞会。我于19554月从部队转业到北京后,因医疗保健工作的需要,常在北京饭店、新侨饭店等大酒店内承担医疗保健任务。我第一次接触周总理,就是在北京饭店的一次舞会上,有幸陪同周总理跳舞。总理边跳舞边问我是哪里的人,在哪里工作等。我都一一作了回答,一点也不感到拘谨。总理最喜欢音乐节奏鲜明的中四步,并习惯反方向旋转,舞姿轻松、欢快、优美,借以休息、欣赏音乐、陶冶心情、活动筋骨,消除疲劳、接触群众、了解民情。

出访、视察。陪同外宾到祖国各地参观访问以及外出视察,是周总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理平时很忙,除了有限的一点时间睡眠外,都是在为人民的事业操劳而忙碌着,根本没有休息的余地。所以邓大姐常对我们说: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或者下去视察,做些调查研究,倒可以得到一点休息,散散步,爬爬山,缓冲一下紧张的节奏,也是一种锻炼,对他身体有好处。记得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十四国的前夕,在云南昆明作短暂停留时,当地的领导组织一次很简单的娱乐活动,让总理放松一下,迎接即将来临的出访任务。这天晚上,会场气氛特别活跃,文艺工作者在不大的会议厅里表演了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总理和大家在一起,又说又笑,很开心。当有人提议请总理唱他最喜欢的《洪湖水浪打浪》时,会场顿时一阵欢呼。周总理非常愉快地离开座位,边走边说:“好!我来指挥,大家跟我一起唱。”我坐在一旁看到这热烈的场面,非常高兴。总理说:“小王,你也过来和大家一起唱吧!”于是大家幸福地围在周总理的身边,轻松而愉快地唱了这首歌曲,掌声、欢笑声久久不停,大家愉快地渡过了一个难以忘怀的美好夜晚。

饮食。周总理的饮食很简单,他喜欢吃五谷杂粮,荤素搭配,以素为主。每周的主食除大米白面外,总是要安排几餐由高粱米、小米及玉米面等制作的食物,遇到老玉米 ,还要搭配吃一些。他很注意节食,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良好的体形,加之他的言谈举止和仪表,充分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采。

周总理不但一年四季用冷水洗手洗脸,而且在严寒的冬天,身上穿的,床上铺的、盖得都十分单薄。他认为这样可以增强自身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力,有强身和预防感冒的作用。更令人敬佩地是,总理从来不抽烟,没有吸烟的嗜好。为了保护口腔和预防咽炎,总理长期坚持每天用我们为他配制的淡盐水漱口。一年四季,总理是很少患感冒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这与他平时注意自我保健和长期不吸烟分不开。

周总理和邓大姐都十分相信中医中药,十分重视和关心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他和毛主席都主张中西医结合,提倡西医学点中医,中医学点西医。他老人家对老一辈的中医专家倍加爱护和尊重。1961年邓大姐做了妇科手术,周总理就自费邀请参加为邓大姐做手术的中、西医专家、医护人员、保健人员、化验室、药房人员以及医务部门的负责人到中南海紫光阁聚餐,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并指示我们:“保健工作要合情合理,不要特殊化。”餐后,总理和邓大姐还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在合影入座时,总理亲切地对中医界的老专家蒲辅周说:“您是我们的老师,应坐在前排。”

蒲老是西花厅的常客,总理和邓大姐稍有不适,便请蒲老来西花厅为他们诊脉,我第一次见到蒲老时,邓大姐还向我介绍说:“小王,蒲老是四川人,是你的老乡!”从那以后,我常与蒲老见面,他年事高行动不便,来西花厅时,我就随时照顾他的安全。

周总理出访亚非欧十四国,时间长,地域广,气候差异大,加上各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同,怕总理生活上不适应,我们就随身带一些预防性的中药,帮助调节总理的胃肠消化功能。每到一处,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到我驻该国的大使馆内为总理煎制中药,然后再找机会让总理服下。由于总理出访的活动安排很满,有时连吃中药的时间也没有。有一次,我把中药加温后,总理正忙于参观,我只好在方便的地方把药递给他随身的翻译手中,让他代请总理把中药服下。哪知,外国记者精得很,见到我给总理喝什么东西,就马上追到我的身旁,问我给总理吃什么珍贵的东西,是高级补品还是什么灵丹妙药?我很平静地婉转地回答说:“不是什么高级补品,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给总理服一些普通润喉的中药。”这位记者便很有礼貌地笑着离去。

在周恩来总理诞辰105周年和他老人家逝世27周年之际,谨将我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周总理生前一些往事的片段回忆,提供给大家,是笔者对死者的哀思和怀念,也算是对生者的一种奉献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