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宋任穷为寿山寺村两次更名

发布日期:2013-08-26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馆陶县老促会

馆陶县寿山寺村原名叫南彦寺,是远距县城的一个偏僻村庄。宋任穷是如何与该村结缘而又为其两次更名的呢?这得从抗日战争说起。

一九四三年,馆陶县与全国一样,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最残酷时期。日伪军联合对冀南解放区进行灭绝人性的大扫荡。当时南彦寺村是冀南军区所在地,无产阶级革命家宋任穷、王任重等领导大部分时间在这里领导指挥冀南人民开展抗日斗争。长期斗争的考验,他们和该村开名士绅张寿山结为莫逆之交。南彦寺村也成为冀南抗日斗争的一面旗帜。由此,日寇对这个村恨之入骨,并时刻寻机报复。二月十九日,日寇三百多人、伪军二百多人突袭南彦寺。黎明前敌人将该村团团包围,各个街口、胡同全被封锁。天亮了,敌人逐户搜查,逮住男人毒打残杀,抓住女人玩弄侮辱,这次扫荡,该村共有53人惨遭杀害,六人伤残、二十五名妇女被强奸。其中最残酷的是对张寿山的残害。张寿山是我抗日政府委任的村中第一闾闾长和村粮秣干事。敌人抓住他以后,采取“威逼利诱”等毒辣手段,妄图从他的口中得到抗日领导人在什么地方,枪支、弹药、粮食藏在哪里?他一直说不知道。敌人一无所获,便狗急跳墙、穷凶极恶地将张寿山吊捆在一棵大树上,下面堆起干柴、浇上油,熊熊烈火燃烧着他的躯体。面对残无人道的敌人,他始终面不改色、不透漏丝毫信息,表现出一个爱国者坚贞不屈的精神。敌人撤走后,人们将张寿山从树上救下来,由于伤势过重,经医治无效而壮烈牺牲。时任冀南地区主要领导人、平原军区司令员的宋任穷闻讯后,迅速到南彦寺看望村民,并亲自到张寿山家进行了慰问。为了弘扬张寿山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宋任穷指示冀南地委和馆陶县人民政府,将张寿山追认为烈士,并将南彦寺更名为“寿山寺村”。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暴发了,造反派打着“造反有理”的旗帜,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成走资派,污蔑为叛徒、特务。张寿山烈士同样未能逃过这一劫。他们全盘否定张寿山对抗日斗争做出的重要贡献,污蔑张寿山是“大地主”、“大土豪劣绅”、是“牛鬼蛇神”,是“邓小平、宋任穷的小爬虫”,取消了“张寿山”烈士称号,将“寿山寺村”改为“向阳村”,将“寿山寺人民公社”改为“向阳公社”。同时,张寿山的一家也受到了批斗和迫害。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宣告了文革十年浩劫的彻底结束,同时对“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打击、迫害、诬陷的老干部拨乱反正、平反昭雪。一九七九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宋任穷,得知张寿山烈士受到造反派的污蔑陷害仍未得到平反的消息,再次挥笔批示河北省委为“张寿山烈士恢复名誉”,将“向阳村”、“向阳公社”分别恢复为“寿山寺村”、“寿山寺公社”。为落实宋任穷同志的批示精神,河北省人民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430日,馆陶县委、县政府在寿山寺村召开了为张寿山烈士平反昭雪大会,广大人民群众欢歌载舞,以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