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六十二勇士血沃赵官寨

发布日期:2013-08-26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馆陶县老促会

赵官寨地处馆陶县北部。“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党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奋勇地向敌后挺进,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抗日根据地,使抗日活动在敌后蓬勃开展起来。

卫河支队是由鲁西北地方党委在临(清)西发动群众组织起来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部队,后又与冠县、莘县地方武装部队合并,经整编扩充为三个营两千多人的正规部队。当时卫河支队司令员为郭英、政委为李大清、副司令员为于笑虹、政治处主任为王剑桥。

1940年春节前两天,卫河支队奉令由临西开往威县,参加讨伐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该部队赶到威县以北与冀中、冀南的部队会合。经过几天的战斗,顽军石友三遭受重大打击后向南溃逃。在逃到临西下堡寺、香城固之间时,又遭到我军的追歼和包围,顽军流窜到邱县以南的侯村、吕洞固地区,与邯郸、大名等地的日寇勾结。当我军追击到侯村时,驻邯日寇出动三千多人掩护顽军南逃,并扫荡攻击我八路军。此时,我主力部队必须两面作战:一面对付日寇的攻击,一面追击顽军。为了配合大部队彻底消灭顽军,指挥部命令卫河支队返回临西与香城固一带,分散牵制日寇扫荡主力部队。正月十二日,支队进到香城固时,威县、临清、广宗、邱县及馆陶五个县的日伪军先后出动,妄图合击消灭我军。 部队经过十多天在泥泞中日夜行军打仗,甚感疲劳,于是决定就地埋锅做饭,稍作休整。

拂晓,寒风刺骨,在茫茫的雾霭中,我部突然发现从临清、邱县、馆陶出来的敌人分别由北、西、南面偷袭包抄过来,并正在形成合击圈,为了摆脱险境,李大清政委和副司令员于笑虹紧急商议决定:部队分散突围,利用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从敌人合围的缝隙中交替掩护,穿插到敌后,并决定由三营教导员孙树声、十连连长王德林带领十连,抢占赵官寨,掩护我大部队顺利突围,完成任务后向西南撤到浅口与大部队会合。

此时,天已大亮,晨雾尚未散尽。十连指战员组成了六十二人的突击队,由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率领,迅速奔向赵官寨,经过一阵激烈的战斗,把由馆陶来的敌人赶出了村,指战员们抢占有利地势,抓住战机构筑工事,做好坚守准备。这时几路敌人听到枪声,认为我们突围,便一齐向寨子围拢过来,并猖狂向村子里发动进攻。机枪、大炮吼叫着,子弹像雨点般地泼向寨子,炮弹的硝烟和爆炸声吞没了整个村庄。我六十二位勇士,勇猛地阻击着敌人一次次的进攻。两个小时后,透过浓黑的硝烟,只见敌人黑压压的一片从四面像饿狼一样窜过来,向我六十二位勇士扑去,勇士们陷在重重包围之中。为了争取时间,使大部队顺利转移,他们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相持到中午,敌人在地面进攻失败后,恼羞成怒,又调来两架飞机在村子上空轰炸和扫射,使勇士们遭到了很大伤亡,坚守的阵地也相继失守。最后他们转移到一家地主庭院里较坚固的小楼上,借助楼层抗击着敌人。

黄昏时分,勇士们手中的子弹、手榴弹、炸药包都已经打光了,就用砖头、瓦块还击敌人。他们擦亮了刺刀,准备同敌人展开肉搏战。从清晨到傍晚,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战斗,勇士们击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共毙伤日伪军五百余人。面对胜利,勇士们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看着久攻不下的小楼,残暴的敌人使出毒辣的手段。他们拆民房、搬草垛、在小楼四周堆上许多木头和柴草。浇上汽油,纵火焚烧。火借风势,片刻功夫,无情的烈火将楼的残窗断壁烧红了,大柱、楼板烧塌了。我英雄的指导员们面对火海毫无惧色,他们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保持中华民族的高尚气节,一个个高呼着“共产党万岁”奋身跃入火海,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怕牺牲”的誓言。

残暴的敌人又开始了对焚烧后的残墙断壁进行搜索。突然,从楼下暗室里窜出一个敌人,大声怪叫地嚷道:“八路!八路!”原来是在敌人纵火前,就已转移到楼房地下室的我五名重伤员被敌人发现了,魔鬼们扒开地下室,把刘振山、程万里、张思俊、王凤云、小乔用担架抬出来,扔在一间破房内。狡猾的敌人诱劝五勇士投降的阴谋没有得逞,就用捣碎的蒜泥糊在五位伤员的伤口上,绞心的疼痛折磨得他们一次次昏死过去。第二天,敌人把五名伤员抬到赵官寨村南的空地上,准备下毒手。敌人把抓到的乡亲也赶到了这里。

十八岁的程万里失去了左脚!十六七岁的刘振山、王凤山、张思俊肩膀上、腿上到处露出伤痕,有的失去手臂。不满十五岁的小乔溃烂的伤口还流淌着鲜血!凶相毕露地日寇军官和伪军手持洋刀,走向伤员喊话诱降:“只要你们说出不再当八路军的一个‘不’字来,就给你们治伤,愿回家也行,不然的话就杀头!”程万里在昏迷过后短促地说:“野兽们,你们的阴谋绝不会得逞!想杀就杀,要砍就砍,不用废话!”小乔也响亮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消灭汉奸卖国贼!”敌人见他们宁死不屈,就气急败坏地狂叫:“统统地杀头”!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的呼声中,我们这五位可爱的小战士光荣的就义了。

这是六十二位勇士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幸福而壮烈捐躯的真实写照。在六十二烈士中除了已提及的几位外,还有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排长张学传、满合林,班长张连珍、翟风义,战士马青山、王泽民、温长善、赵新录、赵新安、石好贤、程全池……

为了纪念六十二位勇士的英雄事迹,寄托后人对勇士的怀念,一九四六年在(今山东省)冠县后田庄村修建了六十二烈士墓及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