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进革命老区看新貌

发布日期:2022-10-26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踏上振兴路 旧貌变新颜

----阜平县骆驼湾村振兴发展纪实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思路,革命老区阜平县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已形成现代食用菌、高山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等六大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了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无缝衔接。目前,阜平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2012年的3.7倍,昔日贫困闭塞的骆驼湾村,村收入增长了17.4倍,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村已蜕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一、过去的骆驼湾村

阜平县骆驼湾村位于阜平县龙泉关镇南部约4公里,距阜平县城38公里,东部紧邻天生桥风景区,西部毗邻山西五台县。全村辖骆38公里,东部紧邻天生桥风景区,西部毗邻山西五台县。全村辖骆朱行塔和杨树塔9个自然村。总面积3.4万亩,其中荒山11万亩、林地2.2万亩、耕地990亩,森林覆盖率64.7%,平均海拔1512米,年平均气温9.6度。俗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个村,曾是为中国抗战胜利作过贡献的“红村”。那是 1938 年 10月初,晋察冀边区《抗敌报》社曾在骆驼湾瓦窑自然村工作和战斗过。当时,正是日寇对晋察冀根据地疯狂扫荡之际,《抗敌报》社在邓拓社长带领下,将印刷机械化整为零,人背畜驮,转移到骆驼湾瓦窑自然村,当时该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住着土草房。报社的人员一到,乡亲们积极给报社的同志们腾出房子住,并清理出几间柴房作排字间、机器房,还主动拿出自家的桌子给报社当案子排版。晚上印报没有灯群众送来麻油碗灯照明,睡觉时,乡亲们把热炕让给报社的同志们住。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抗敌报社的印刷任务几乎没耽误。在这里印刷出来的抗敌报,及时分送到晋察冀边区各地极大地鼓舞着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全国解放后,骆驼湾村人同全国人民一样翻身做了主人。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责任田后,生活上才彻底解决了温饱。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2012年间,骆驼湾村人民生活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 950元。村里的青劳力基本都在外打工挣钱,村里基本只剩下60岁以上老人和妇女,耕种着自家的责任田。而责任田种植也很单一,主要是玉米、土豆,一年生产下来只能解决吃饭问题,有的农户虽有零星的核桃树、苹果树也收益甚微,卖果收入充其量也就够买化肥的开销。村民们除了外出打工挣钱外几乎再无别的经济收入。尽管如此,骆驼湾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人口曾增到300多户1300多人,后来由于计划生育控制及女孩外嫁、男孩外招,导致人口锐减。由于山里穷,有的农户孩子考上大学供不起家人有大病治不起儿子长大房子盖不起到城里买房买不起找上对象结婚结不起。为了维持生活开销,导致村里中青年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原来村里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很落后,村里道路崎岖不平,猪圈厕所随处可见,村容村貌脏乱,房屋矮小破旧村里有这样的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这些民谣就是当时骆驼湾村人民生活及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

、总书记在这里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2012年底,一股春风吹进了骆驼湾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一行冒着严寒来到骆驼湾村访贫问苦,亲切看望慰问老区困难群众。整个山村顿时沸腾了,村民们奔走相告,大家都朝总书记围拢过来,总书记鼓励大家“要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向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会与各级驻村扶贫工作组,根据骆驼湾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向“贫困”和“村容”宣战的实施方案:一是以发展高山林果、食用菌和民宿旅游为本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全村村民脱贫致富;二是以村内村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村的党风村风家风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推进,以彻底改变本村的村容村貌。骆驼湾村共有9个自然村,总人口277户576口人,常住人口145户340人(多集中在骆驼湾、瓦窑2个自然村,其他自然村人口都异地搬迁或集中安置和货币补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1户427人,贫困发生率 74.1%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根据已确定的林果、食用菌和民宿旅游三大产业为脱贫致富主导产业的实施方案:一是大力发展林果业。对全村土地统一规划,采用“公司十农户”的形式,由阜平县阜裕公司和农户合作经营。2015年全村完成土地流转700亩,种植高山苹果、优质核桃300亩,樱桃 150亩,山地林下种植药材 300 亩。前三年每亩每年流转金额水地 1000 元、旱地800元,三年后挂果收益由农民与公司五五分成。二是打造特色产业致富。由阜平县嘉鑫公司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对200 亩荒山荒滩进行改造建设建成了食用菌大棚 75个。采取“政府+金融+科研+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六位一体模式,由嘉鑫公司和农户合作经营。现有农户 28 户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中,香菇大棚每年入棚菌棒共计 117 万棒。目前,出菇、销售情况良好,收益可观。三是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骆驼湾村海拔偏高,气温偏低,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夏季消暑、纳凉、休闲、旅游。于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业。现已有 15户农家乐餐馆开业。四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集体,注册了骆驼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带领大家一起发展民宿旅游品牌建设。2017年已承包酒店一家,2018年,村集体又与县阜裕公司联营将本村已改造好并闲置的房子全部以每年每平米100元价格统一租下来,然后统一经营,开展民宿旅游服务。这里每到夏天因为凉快,来此消署纳凉的人非常多,每年仅这一项能使全村村民又能得到较好的收益。现在本村从全国各地返乡创业的青年人就有 54人。由于以上脱贫攻坚产业项目的实施与开发,促使全村男女劳力,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工资。如在林果业方面参与的农户,男劳力每天100元工资,女劳力每天70元在食用菌业上班的男女劳力有150多人,每天摘香菇、捡香菇,平均每人每月挣到2000元左右在农家乐、民宿旅游业方面上班的60多人,每年夏、秋两个旺季即从5月到9月底,每人每月收入也在2100元以上。现在村里没闲人,家家经济收入大幅提高。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骆驼湾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以来,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大力改善;新规划建设11公里的旅游公路,2015年全面通车新建塘坝6座,实现500亩旱地变水地,还解决了所有村民的安全用水和安全用电;建成了小学校舍和村内互助幸福院,现在已有十几位75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入住。同时,骆驼湾村在整治村容村貌方面也很彻底。借助全国美丽乡村建设高潮,自201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级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由中国乡建院牵头设计,采取县财政补贴,农户自筹、统规统建的方式对所有农户房屋进行统一改造。(1)公共建筑公建部分26处,其中大戏台、幸福院、碾坊、村标等,已在 2016年底完成,其余项目也在2017年底全部完成。(2)民房改造按照本地传统民居特色,对全村民居进行总体规划,根据户主意愿逐户设计,县政府提供政策扶持。民居部分参与改造的有 225 户全部完成。同时,还修建了村停车场。又在整齐的街道旁架设了光伏树路灯。另外,还为各户新民居,通上了“空气源”电暖气。

四、大力加强组织建设 党建引领促振兴

“打铁须得自身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两委”始终把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放在首位来抓。首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村党支部班子,充分发挥好党员在脱贫攻坚战斗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其次,把村委会班子配齐建设好,更好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均在2018年先后换届,并都注入了新鲜血液。现在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原来的60岁降到现在的40岁。同时,还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村“两委”的“政治学习、组织生活、村务公开”等项制度。现在的骆驼湾村,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乡村振兴重要思想的指引和激励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和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在村“两委”班子和全村党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年多的艰苦奋斗,终于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村的幸福生活。 2021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猛增到17480元。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现在的骆驼湾村,四周绿水青山环绕,街道整洁明亮,一派勃勃生机、美丽乡村的景象。每天前来骆驼湾村旅游、观光、消暑、纳凉的人群络绎不绝。骆驼湾村的老人们高兴地说:“跟着共产党就是有奔头,没想到我们老了老了,还能赶上过这样的好日子”。现在的骆驼湾村已成为远近闻名脱贫致富的乡村振兴村。目前骆驼湾村党支部、村委会正在继续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继续苦干、实干,要把骆驼湾村建设得更好,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骆驼湾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越来越辉煌,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保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秀恩供稿)

 

靠乡村振兴好政策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

 ——涞水县实施“双带四起来”旅游扶贫新模式

 

涞水县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几年来,该县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许多群众脱贫致富。但景区周边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并没有分享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为带动这些群众脱贫,涞水县确立了“双带四起来”的旅游扶贫思路,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连接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依托新业态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并通过成立股份制合作社等机制,实施精准带动,积极探索旅游精准扶贫的新路子。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涞水调研旅游扶贫,给予充分肯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两次到涞水考察旅游扶贫工作,全国、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涞水召开,均把旅游扶贫作为重点观摩项目。

一、依托旅游产业,实施精准带动

涞水县拥有国家5A级旅游区野三坡,2016年,省、市赋予了涞水承办首届省旅发大会的重大任务。推进中,先期标定景区的33个贫困村,进而以承办首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推动旅游扶贫由景区贫困村向赵各庄镇等深山区乡镇延伸,依托新业态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并通过股份制合作等机制,实现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的有效带动。

(一)精准分类,逐村逐户逐人摸清底数。33个旅游扶贫试点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人口构成进行了摸底调查。试点村按照区位划分为三类,包括景区核心村1个,景区周边村18个,景区辐射村14个;按照资源禀赋也划分为三类,包括旅游资源丰富的村9个,发展空间广阔的村9个,产业基础较好的村15个。将2322名贫困人口按照个人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45人、基本无劳动能力的885人、缺乏基本就业技能的519人、具备劳动能力的620人、有意回乡创业的76人。

二)精准施策,实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立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实际,实施精准带动。实施“七带”举措:一是以资产平台带村。立足旅游资源与生态资源共享,县政府投入1000万元旅游扶贫基金,入股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山区扶贫对象每人获得股份,每年分红1000元。二是以旅游规划带村。与野三坡景区总体规划相衔接,逐村编制旅游扶贫规划,确立旅游扶贫目标定位、方向路径、旅游功能设施、新业态项目、运营管理机制等。目前33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已全部编制完成旅游规划并纳入旅游总规当中。三是以旅游布局带村。借势省旅发大会,突出旅游带动脱贫,对野三坡景区全新布局。投资50多亿元,短短半年时间,打造了10余个新业态项目,特别是建成了月亮湾康养小镇、四季圣诞小镇、百里峡艺术小镇,并在九龙镇实施美丽乡村综合开发项目,构建起“景区+小镇+特色村”的旅游扶贫格局。四是以基础设施带村。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加快构建旅游扶贫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五是以旅游业态带村。围绕融入休闲度假大景区,按照景区核心村、周边村、辐射村不同条件,因村制宜,一村一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带动增收脱贫。六是以旅游技能带村。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工作思路,针对贫困群体开展技能培训,同时针对贫困群体设置特殊岗位,以技能培训和岗位设置,带动贫困群众融入新业态。七是以旅游营销带村。把旅游扶贫村全部纳入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布局,把特色小镇、旅游村全部纳入智慧景区系统和精品旅游线路,与核心景区统一管理、统一推介、统一营销,形成互补融合的发展格局。

能人带户:实施“四带”举措:一是法人带。引进工商资本和旅游管理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农宅,吸纳就业等形式,与贫困户实现利益连接;成立股份制合作社,贫困人口全部入社参股,带动增收。二是回乡创业带。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吸引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发展农家游等产业,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实现稳定脱贫。三是先富群体带。先富裕起来的农户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手把手培训旅游技能,通过吸纳就业、带动创业,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四是党员带。强化党员责任,特别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鼓励引导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实施“点对点”帮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三)精准扶持,构筑旅游扶政策支撑。制定出台五项高含金量的政策。一是规划编制。政府出资,聘请优山美地、中央美院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为每个试点村高标准编制旅游扶贫总体规划。二是用地保障。对试点村的旅游扶贫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予以保障。优先依法办理有偿流转使用农用地手续。鼓励支持经营业主依法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三是资金保障。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资金,鼓励试点村村民以不动产或自有资金加入合作社。发挥县内各金融机构及县惠农担保公司的作用,为旅游扶贫试点村提供金融担保。成立涞水县野三坡美丽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平台,整合金融等扶持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深化与荣盛集团等企业的合作,引导企业投资贫困村旅游项目。四是项目补贴。对试点村交通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扶贫合作社产业培育给予补贴扶持。对发展旅游农家院或旅游家庭手工业的贫困户,给予资金补贴和金融信贷支持。五是奖励支持。对优秀旅游扶贫龙头企业及在“先富群体带”“党员带”中表现出的先进个人,给予资金补贴或一次性奖励。对1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县政府给予园区水电路配套。

二、实施全面有效拉动,实现稳定脱贫

通过“双带”,涞水旅游扶贫初步实现了就业带动、创业带动、商品带动、资产带动、股权带动,不仅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改善了贫困村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人文素质,助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一是拓展了扶贫路径。通过培育打造旅游新业态,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强化了扶贫产业支撑。借势省旅发大会,百里峡艺术小镇在原有食宿功能基础上,打造了香雪咖啡屋、香雪书坊等23个新业态旅游产品,真正成为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同时围绕旅游新业态,新建、改造旅游路35.8公里、桥梁13座;铺设、改造输水管网1.51万米;对15个村的电网实施了改造;新建、改造厕所2729个;15个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区村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目前野三坡景区由原来的520平方公里拓展到700平方公里,辐射带动的贫困村由33个增加到71个,带动贫困人口达到10494人,2016年带动4194人脱贫。

二是探索了新型模式。着眼把群众组织起来,积极探索新型模式,让群众“抱团取暖”,实现永久性稳定脱贫。如能人带户探索形成了南峪村、白涧村、计鹿村等不同“法人带”模式。南峪村成立旅游股份制合作社,实行全民入股、贫困户赠股,年终享受合作社分红;白涧村引进国和集团投资,利用贫困户农宅,发展农家乐旅游;计鹿村引进荣盛集团和野三坡旅游投资公司,对农户空置宅院统一流转,统一打造,统一经营,双方利益分成,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三是强化了利益连接。搭建了县级旅游资产收益扶持平台,成立了一批股份制旅游扶贫合作社,实现了资产到户、权益到户。目前旅游资产收益平台已投入运行,2016年带动山区五乡镇11392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新成立股份制旅游扶贫合作社23个。松树口村旅游农宅合作社吸纳全村14户、18名贫困群众入社,发展民宿旅游,融入翡翠谷现代农业光观园,实现新业态带动。

四是激发了内生动力。在旅游扶贫带动下,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想脱贫、议扶贫、干开发的热情。在百里峡艺术小镇建立了5个培训基地,已培训16期580人次;在四季圣诞小镇设置特殊岗位,实现600名贫困群众就业。通过技能培训和岗位设置,把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配置在产业链的适宜环节,让他们都找到适合岗位,有机会靠自己的能力,实现有尊严的脱贫,彻底根除了“久困成习”的思维定式和生活方式

三、乡村振兴必须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带动起来

脱贫攻坚主体是群众,根本在于把群众组织起来、带动起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彻底根除贫困。涞水县在旅游扶贫中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动群众作为关键环节,通过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的创新,使贫困群众融入旅游产业,实现自主脱贫

始终坚持以示范引领凝聚共识伴随旅游业发展,涞水旅游扶贫经历了自然带动、有计划推进、精准实施三个阶段。“十二五”时期,在旅游业带动下,涞水县山区五乡镇贫困村由97个减少到60个,3万人实现脱贫。生动的实践和显著的成效,激发了山区贫困群众“依托旅游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信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把农家游作为全县扶贫主导产业之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指引下,积极探索“双带四起来”的新思路、新模式,把山区贫困群众的心思和精力有效集中到了旅游扶贫上

始终坚持以机制创新组织发动实现一村不剩、一户不落精准脱贫,需要不断探索新制度、新机制,把群众组织起来,融入到扶贫产业中。涞水县在旅游扶贫中,一方面引进工商资本,或依托政府主导的旅游投资公司,发展乡村旅游,激活闲置宅院等不动产,实现一家一户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利用,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股份制合作机制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实现旅游产业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连接。尤其发挥村中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回乡带本乡、先富带后富、党员带群众,坚定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把贫困群众纳入旅游产业体系,为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提供永久性保障

始终坚持以政策驱动激发动力政策激励最有效、最管用。涞水县始终把政策支撑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源动力,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任务,制定出台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举措落地。围绕旅游扶贫,涞水县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针对规划、资金、土地等必须解决而一家一户又难以解决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不仅为贫困群众融入旅游业创造了条件,而且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确保了旅游扶贫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始终坚持以就业创业精准带动涞水县把旅游扶贫与促进就业、带动创业相融合,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等举措,把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富裕生活,实现有尊严地脱贫。在推进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共享中,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开展技能培训、资源要素倾斜等方式和举措,贫困群众有机会融入旅游产业链中,实现精准带动增收,彻底告别贫困          

(保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秀恩供稿)

 

农业发展的方向  老区振兴的希望

---- 行唐县“金丰公社”纪实

    普通小农户为主的家庭土地经营和分散种植方式,随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怎样确保粮食安全”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最近,我们深入河北省行唐县调研,看到了一张很好的答卷。行唐县金丰公社为解决一家一户种粮难、效率低、收入少等问题,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需求,托管农户土地,实行统种统收、统防统治以及统销统结,实现规模经营,以服务规模化弥补经营碎片化的不足,带领革命老区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并继续向着乡村振兴的方向迈进。金丰公社由此得到快速发展,由最初的托管农民土地2万亩到4.8万亩;由单一的种植小麦、玉米扩展到种植花生、土豆等收益高的经济作物和用玉米秸秆作青贮饲料养殖奶牛1200余头;由管理平原区作物向丘陵、山区的果树管理延伸,特别是通过统一喷药使全县的红枣树获得新生;由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公社的综合收益,2021年公社经营收入达到400万元。其运行模式的显著优势和先进性,很值得总结、宣传、推广。

一、行唐县金丰公社的运行模式

行唐县是革命老区,地处石家庄市北部,地貌自东南向西北成平原、丘陵、山区梯次排开。行唐县金丰公社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由立志为“三农”发展服务的回乡创业青年大学生郭战奎担任社长。公社从平原区开始发展延伸,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种粮大户和村“两委”的组织力,每托管500亩以上土地建立一个分社。公社与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合同,承诺让入社农户不用下地则可每亩地“多打粮食200斤,多收入现金200元。”实际结果超出了预期。以单个农户种植5亩地为例,农户自己种植大约年亩产玉米1200斤、小麦1000斤,每亩毛收入2340元,减去每季玉米种植成本765元、小麦845元,每亩纯收入730元,5亩地纯收入3650元。金丰公社托管后,每亩地保底纯收入1545元,5亩地纯收入7725元,该农户年增收4075元。公社的盈利主要来自托管费、增产分成、规模种植后减少垄沟增加耕种面积(每托管100亩多种植5亩)及购买大量农资享受批发价等。在种植托管环节,重点做好耕种服务、打药服务和收割服务,其中耕种服务和打药服务基本由村级社长队伍完成,收割服务由社长组织社会化农机合作社共同完成。目前已经托管的4.8万亩土地,涉及10个乡镇59个村,辐射带动5580个农户、2万余人,其中原贫困户775户、3000余人, 每户每年平均增收22526.81元,180余人到公社下属公司就业,每人每年工资平均收入16900元,他们既可获得土地收益,还可获得工资收益,也可获得增产后公社与农户3:7分成收益,过上了小康生活。村集体发挥组织作用,每亩地可获得30元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积累,激活了村两委的“造血”功能,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如翟营乡南翟营村托管耕地2015亩,每年可增加集体积累6万多元用于公共事业开支。公社提供种植过程中所需的金融保险服务和各类农业产业链资源,输出农业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通过各村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及社长对小农户具体组织实施托管服务。

社长队伍是金丰公社下地服务的关键,是金丰公社组织能力的核心,社长每年有 6-10 万元的稳定收入,已经成为农村的“体面”人,能够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公社建立公司,下设技术、采购、市场、行政四个中心,可以为农户提供资本对接、市场对接和新技术应用,进行农业服务组织变革,引导有服务能力的农户成为村级社长。同时,积极建设、培养小社长服务队伍,为其配备先进的农业服务机械,以此激发他们参与农业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金丰公社为托管的土地购买保险,保障农户收益,同时为零散农户提供金融保险服务和优质优价的品牌农资,有效解决他们在种植方面的难题。金丰公社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优惠打药服务,对困难户减收或免收托管服务费,并为有意参与农业服务者提供就业或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二、行唐县金丰公社的价值意义

金丰公社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探索和建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有助于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一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金丰公社托管农户土地后实现了规模经营,由社长和农机师等新型社会化组织大机器劳作,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户不用投资、不用下地,就可享受种植成本降低10%以上,目标产量增加10%,每亩地增加综合收益超过20%的好处,既保证了农户收益,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第二、有助于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金丰公社的土地规模化经营,较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提供从选种、栽培、施肥、植保等一系列农作物品质提升方案,建立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完善了生产过程全程追溯机制,使农产品生产有标准、销售有品牌、安全有保障。

第三、有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金丰公社通过对不同种植作物测土配方和先进的技术管理,实施科学种田;通过统一除草、防虫、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浪费;通过作物秸秆还田,坚持土壤修复,达到“肥料减施30%,作物不减产”的目标, 改良了土壤,培肥了地力,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有助于解决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金丰公社在粮食销售方面,与国内外大型饲料和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供应关系,为正大集团、鲁花集团、西王集团提供标准的订单种植。在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与全球最大的传播集团之一奥美集团深度合作,联手打造“金丰公社”高端品牌,让金丰公社服务的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第五、有助于搭建全国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金丰公社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互联网+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网络平台,同时将全国的农资生产和农业科技等企业纳入金丰公社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全国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三、行唐县金丰公社给予的启示

启示一:金丰公社通过大面积托管农民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耕种、无人机植保、智能化监控、批发价购进农资等,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关联企业多方受益,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未来“谁来种地”的难题,回答了许多人的困惑,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启示二:金丰公社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路,将加快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实现互利多赢的创新发展模式,助力了乡村振兴,是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好平台。

启示三:金丰公社组建起一支真正能下地服务的社长队伍,并通过不断培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可以驾驶拖拉机耕地、操作无人机植保、开着大型收割机收割、在粮食烘干生产线上穿梭,工作效率高,完全不同于传统农民抡铁锹、拿锄头、挥镰刀、拼体力,特别是把无人机喷洒农药扩展到丘陵和山区的果园、红枣树植保,既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好(发生病虫害后,有的农户打药、有的不打,有的早打、有的晚打,防治效果不好)的难题,又提高了无人机的利用率,增加了双方收益。

启示四:金丰公社与国内外大型饲料和食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供应关系,每斤粮食价格高于市场价1-5分钱收购,既解决了千家万户农民面对千变万化大市场无所适从,生产农产品“多了砍、少了赶”的被动应付问题,同时增加了农民稳定收入。

下一步金丰公社将托管全县35%的土地,创建100家村级服务站,打造属于当地的农产品品牌,成立金丰学院与政府合作开展长期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石家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何金录供稿)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革命老区涉县红色旅游纪实


革命老区涉县雄踞太行山东麓,冀晋豫三省交界。一眼望去是绿意葱茏的连绵群山,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红色气息。抗时期,刘伯承、邓小平曾率八路军129师在这里战斗生活近6年,书写了“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留下了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流传着军民鱼水情深、并肩奋斗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涉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将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之美与红色革命旧址、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人文之美高度融合,在清漳两岸共同构成了 “山奇秀险、长河逶迤、红林似火、大地富饶”的河谷景观,进一步激发了老区发展新活力

 

赤岸村:红色小山村建设商业步行街

清漳河畔的赤岸村,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在不足10平方米的简陋作战室内,129师刘邓首长就是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此,赤岸这个小山村,镌刻在了中国的抗战史册上。

 

赤岸村在村南新建的“赤水田岸”农业产业示范园,面积287亩,为集采摘观光、农事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产业示范园,布局包括石榴园、百花园、家庭农场等,带动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

“当年缺技术少设备,刘邓首长带领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硬生生在山岭间凿出了一条30里长的水渠,至今灌溉着近4000亩良田,老百姓把这条渠叫做‘将军渠’‘幸福渠’……”从小听着八路军故事长大的赤岸村支书张海魁说,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去年借力省旅发大会,该村将13处闲置宅院改造成了“连心巷”,包括粗布坊、香油坊等沉浸式体验业态,通过引进专业公司运营,解决就业20多人。今年又建设1万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

红色记忆小镇:太行红河谷串起红色研学游示范区

修旧如旧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太行军区司令部办公室,配套建设的水渠、石磨、戏楼等民俗景观,土墙上“兵民是胜利之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宣传标语……,走进涉县红色记忆小镇,仿佛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抗战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边区首府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等13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重要机关成立或驻扎于此。为充分发挥其革命教育、红色旅游等功能,按照1∶1比例集中复建38处有代表性的革命旧址,打造了红色记忆小镇研学基地。通过建立“少年军校”,设计扁担挑水、推独轮车等课程,增加打靶、投弹等抗战体验设施,丰富研学内容。去年,共接待青少年研学25.8万人。

“炮火”在游客身边“炸响”,天空中传来飞机轰鸣……为丰富游客体验,去年小镇还引进了行浸式夜游演出《再回太行》,通过光影、场景等巧妙设置配合,再现了抗战时期刘伯承、邓小平等率领129师与老区人民共同战斗、生产、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而大部分演员都是涉县当地村民。

让红色资源因保护利用而生动鲜活,让革命精神因传承弘扬而历久弥新。涉县将重点打造抗战文化、根据地政权建设文化、根据地新闻文化、国际抗战文化体验带,做好文化遗存保护与修复,优化红色景观与环境风貌,将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造成为国家级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区。

 

常乐村:“生态养殖+康养旅游”模式富民增收

涉县索堡镇常乐村面积320亩的鲟鱼养殖基地内,一条条1米多长的鲟鱼正在水中欢快游动。“涉县冷泉水水质优良,适合大型鲟鱼养殖。”养殖基地负责人李宽江介绍,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常年订单稳定。

坚持产业带动,涉县在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规划建设了10个特色小镇,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构建“景区带小镇、小镇带乡村”的发展模式。以常乐村为核心的常乐小镇即是其中之一。常乐村党支部书记许贵良介绍,该村引进了两家鲟鱼养殖企业,年产鲟鱼3000吨,直接带动村民就业60人。今年引进投资6000万元,将发展鲟鱼分割、鲟鱼罐头等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仅此一项,每年可为集体增收20万元。

 

发挥毗邻5A级景区娲皇宫的区位优势,常乐村围绕旅游配套服务做文章。去年建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精品民宿院落,旺季时一处民宿小院一晚租金达1000多元。注册了常乐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打造休闲度假、生态农业、康养旅游等多种业态。

 

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重点打造“一条河、两岸峰、五彩谷、十小镇、十三美景、百味乡情、千里天路、万顷画廊”的整体景观格局。一期建设的红河谷核心片区包括水系景观、山林景观、大地景观、街区小镇、交通路网及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等7大类20个项目,总投资38.2亿元。建成42公里地景长廊水系景观,建设拦水坝20多座,新增湖面200余万平米;利用河谷地带的广阔农田基地,打造巨幅稻田景观画和千亩药园花海;通过营造特色植物群落,打造景观林、生态林、经济林7万余亩,实现全域造林绿化面积20.4万亩,并结合药果间作,实现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按照“外连冀晋豫、内通武涉磁、五谷五回环”的思路,建成贯穿全境的100多公里太行风景旅游路网,其中亲水漫游路30多公里,形成了内部路网高效便捷、外部交通四通八达的大旅游交通格局。这些特色产业的集聚与协同发展,带动红河谷20个乡镇、137个村、10万余人的就业增收,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邯郸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俊洲供稿)

 

金鸡产业唱新篇 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邢台市威县金鸡产业发展纪实

 

威县是革命老区、“冀南红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南党政军机关及附属机构曾在此驻扎7年之久,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走出任仲夷、刘杰、李子元三位省委书记,涌现出大批仁人志士、革命英烈。近年来,威县县委县政府传承革命精神,以深化综合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引进蛋鸡产业龙头企业,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变为资产,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将贫困群众变为企业的“特惠股东”,走出一条“金鸡帮扶”产业精准扶贫新路金鸡”项目推动革命老区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固献乡沙河王庄村,普通的平原贫困村,金鸡产业扶贫项光,如今已是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一、抢抓政策机遇 闯出增收新模式

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径。一是紧跟精准扶贫政策。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就是由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和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投资收益型产业扶贫计划。北京德青源总公司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参与国家的精准扶贫项目,着力解决农民脱贫问题。二是探究新型扶贫模式。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是由政府提供扶贫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性银行提供金融支持,贫困人口提供劳动力,科研机构提供核心技术,龙头企业提供品牌和营销、加工等全产业链管理,搭建政、银、企、科、农“五位一体”扶贫产业平台,是以引导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蛋鸡养殖,构建起“公司+基地+贫困户”资产性收益新型滴灌到人到户的扶贫模式。三是强力推进金鸡项目落成。2015年6月,威县县委领导赴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金鸡产业扶贫项目。2016年2月22日,威县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6年6月16日威县德青源第一个3.0版生态园的第一批雏鸡正式进驻“新房”,威县德青源公司正式投产运营。“金鸡产业扶贫计划”项目总投资3.75亿元,由威县农投公司投资2.5亿元(包括财政扶贫资金0.2亿元、申报国家重点项目基金0.3亿元、向农发行贷款2亿元),德青源投资1.25亿元。

创新群众稳定脱贫扶贫模式。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金鸡产业扶贫模式”进行创新,即国企融资建厂、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红、集体经济受益模式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增收问题与脱贫再返贫的难题,走出了一条贫困群众参与广泛、受益明显、后劲持续的脱贫攻坚新路子。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第一个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威县“金鸡帮扶”产业扶贫项目被推广到全国33个贫困县进行复制。2019年10月16日,威县“金鸡帮扶”项目荣获“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2016年投产以来,德青源 “金鸡产业扶贫计划”项目已带动王庄村15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解决150多名群众稳定就业。王庄村15户贫困群众通过组建的蛋鸡养殖合作社,以扶贫资金入股4680元/户,每户每年分红500元;王庄村580亩土地流转租金,每亩944元。截止2020年末,王庄村群众年人均收入达15800元,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

二、紧扣乡村振兴,释放老区发展活力

保障扶贫成效精准到位按照“农户报、组队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确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的程序,王庄村的每个贫困户与蛋鸡养殖合作社签订协议并享受资产收益。15个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审查一次,将连续两年收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且有稳定增收渠道的人予以调出。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整个园区日产量达120万枚鸡蛋,带动了物流、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围绕发展壮大中的“金鸡”项目成立合作社,王庄村谋划发展养殖和服务业,酝酿争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增加群众和村集体一部分收益。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桃、梨、葡萄等高效特色种植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径,800亩梨园的亩产效益在7000元左右,如今的王庄村大步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

夯实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王庄村借势推进高质量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扩建通村公路,形成较为通畅的交通网络,签约家庭医生为老人上门看病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村里为5户贫困户量身订制了五个扶贫公益岗:3个环卫岗、一个家政岗、一个巡逻岗。村容村貌村风发生了喜人变化,相继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和“河北名村”。

(邢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东明供稿)

 

创立特色大产业 开启蝶变新征程

--石家庄市鹿泉区栈道村

 

鹿泉区石井乡栈道村,始建于北宋末年,村庄因风景独特,道路陡险而得名。村中明清时期古建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风格独特,这里还是抗战英雄王克将军、晋察冀边区第二届群英会劳模高四保的故乡,村庄红色经典人物故事流传至今,2014年被正式授予“革命老区村”称号。

近年来,依托村庄自身优势,结合革命老区村建设,加大了村庄发展步伐,实现了村庄跨越式发展。村庄由昔日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也连年提高,如今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乡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基础建设日新月异 由于地处山区,道路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首要先修问题,路也就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2019年栈道村通过各方协调、沟通,历经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克服多种困难,最终于2019年9月29日通村公路重修工程顺利竣工通车。公路通车后,为村内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创造了便利条件,为栈道村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产业发展不断加强 近年来,栈道村的支柱产业玛钢业的逐步壮大,也迎来了栈道村经济的大发展。在栈道村玛钢创始人王日章的带领下,1987年,栈道人紧跟改革开放的创业热潮,谋发展,访贤能,创企业,在同年7月创办了栈道村第一玛钢厂,产品销售供不应求,远销京、津、湖、广、沪、杭,产品一度出口东南亚。之后,栈道村玛钢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玛钢企业门类从原料采购、铸造生产、管件加工,再到产品销售,各类企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玛钢产业的一条龙产业服务,年产值达到3.3亿元,成为了栈道村的支柱产业,也成为了北方最大的玛钢生产加工基地之一。进入新世纪,随着玛钢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经商意识的日渐提升,一批栈道人纷纷走出去,开创直销点、建立办事处,到2019年底玛钢销售点全国达到300多家,1100多人,遍布全国72个大中型城市,网络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陆,产品销往世界五大洲,开创了栈道玛钢,全国遍地开花的一番伟业,并真正使栈道走向了世界。栈道村近年来先后在上海、成都、宁波等地成立玛钢实业集团,开创品牌发展之路,发展电商、外贸等玛钢链接产业,形成栈道村独有的玛钢产业大发展格局,带动全村的村民在小康路上奔跑。

 

生态旅游发展迅速 积极发展村内生态旅游业。以汇祥峪生态园为代表“生态农业+旅游+农家乐”发展业态已形成,带动村内林场产业向多方面发展,初步形成2个大型农业生态园。2015年投资近千万元,成立了鹿泉区汇祥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凝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及汇祥峪食府,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项目,现已正式对外营业。园内新栽植苹果树、核桃树、柳树、杨树、薰衣草、观光花草等。还准备引进油牡丹及北方有机小杂粮种植。生态园还规划建设了体育健身场所并提供住宿服务。

 

       民生工程建成投用  栈道村近年来,更加注重民生工程建设。从创建美丽乡村以来,先后建设了文化广场,打造高品质小游园;建设了村民服务中心、村史馆、老年活动中心;建设了污水管网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使村庄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更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栈道村还通过开展美丽乡村“三清一拆”,人居环境“春季行动”、“百日会战”及“人居环境提升秋季行动”等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使村庄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提升。山美水美,村庄环境美了,吸引了众多骑爱好者来到村庄旅游观光。

(石家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何金录供稿)

 

 

 创建农业科技创新驿站 打造特色产业振兴新高地

--保定市打造农业创新驿站的做法


20177月,保定市人民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署《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截至目前,共建成农业创新驿站30个,规划面积28.24万亩,建成面积8.6万亩,涉及19个县(市、区),涵盖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等10大类26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动7万多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近2万户。通过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以创新驿站为载体,以特色农业产业为纽带,以致富带头人为主体,以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为保证,打造特色产业扶贫新高地。

一、基本情况

上世纪80年代,河北农业大学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扎根燕赵大地,把科技兴农的星星之火撒遍太行山脉。进入新时代,一大批践行“太行山道路”的专家教授,矢志不渝奉献,推广现代农业前沿科技,孕育出“农业4.0”高度智能化管理模式。2006年,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引进世界先进的苹果种植理念和技术,在顺平县建成“第壹驿站”,带动8个贫困村、1700多户、5600多人脱贫致富。随着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复制”和“链接”,目前已建成的30家驿站涉及25个现代农业园区、5家企业及合作社。这一模式整合了高校的人才、技术,地方的土地、劳力和企业的资金、管理等优势资源,打造了农村“双创”基地,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大组织推动。成立保定市和河北农业大学市校创新发展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成立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六个一”推进模式,即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提供一笔专项经费、明确一个产业承接平台、组建一支基于产业链需求的专家团队、建设一个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培育一批农业科技人才。

二是政策保障激励。保定市出台《保定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河北农业大学出台《关于与保定市共同打造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实施意见》《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技术承包、收益分配等方式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创业和服务,在贫困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

三是科研要素支撑。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聚合河北农大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构建高精尖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成为集科研、孵化、中试、应用、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地。一批具有保定特色、能够显著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创新示范样板基地逐步建立,基本形成了保北蔬菜、保南特色农产品和山区林果、杂粮及食用菌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目前,保定市9个贫困县已成功创建第一批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30家,100多个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在驿站转化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带动农户近7万户,户均增收1.2万元。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农业创新驿站已成为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人才的重要阵地。通过培训示范引领带动,培育了一大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职业农民,累计培训农村致富和科技带头人2800多人次,培训农民近万人次,形成了“专家教授领、专业团队教、技术能手帮”的“金字塔”形技术推广体系。

五是利益联结共享。企业通过专家团队的技术服务、市场引导等,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和扶贫产业提档升级。专家参加驿站建设等同于省级科研课题,促进了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结合,把论文写在了产业扶贫的第一线,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贫困群众掌握了新的农业技术,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入企打工赚薪金、扶贫资金入股分红金,增收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焕然一新。

三、工作成效

   保定市把推动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平台和突破口,助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更紧、带动效果更佳。各县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有效提高产业扶贫脱贫质量。涞源县加强与农大专家团队合作,高标准建设猪苓、柴鸡等2个驿站,辐射带动近50个贫困村、4000多户贫困户,预计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为产业扶贫注入强大动力。阜平县博嘉苹果驿站,核心区占地500亩,采取公司+园区+农户模式,先期由公司高标准建园,盛果期前分片承包管理,盛果期后倒包农户,产品与市场由公司与承包户共同运营,已覆盖红草河村267户、744人,贫困户可实现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劳动薪金等多种收入。阜平县禾木丽园酸枣驿站由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等11个院校专家教授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研发酸枣系列产品百余款,申报产品及商标专利150余项,上市产品有“酣然”酸枣仁植物蛋白乳饮、“酣享”酵素酸枣汁等,2018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带动周边万宝庄、福子峪等村2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扶贫微工厂为老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保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秀恩供稿)

 

 

稳就业 扶贫微工厂

为老区振兴增活力

--邯郸市魏县乡村振兴纪实

 

魏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辖22个乡镇(街道)、561个村(居),人口106万,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评定的“千年古县”,是中国鸭梨之乡、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家劳务输出示范县、国家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县最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凝神聚力、克难攻坚,并取得了决定性成效。2018年7月中旬,高标准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经国扶办批复,2018年9月28日省政府宣布,彻底摘掉了戴了30多年的贫困帽子。尔后,我县积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以实现乡村振兴为引领,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和激励机制,使我县革命老区再添异彩,路子越走越宽广。

为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在工作中,我县始终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群众脱贫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和关键之举,结合县情探索建立了“3+X”长期稳定脱贫增收模式。“3”,即劳务输出、股份合作制、扶贫微工厂3项覆盖面比较广的产业扶贫机制;“X”,即因村因户选择光伏、电商、旅游、特色种养业等扶贫模式,以此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就业全覆盖。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聚焦留守妇女及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大力推进“扶贫微工厂”建设,让这些半劳力、弱劳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闯出了一条群众增收、村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一举四得”的产业化扶贫新路子。目前,全县共发展“扶贫微工厂”156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541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我的主要做法可概括为“12345”:

一、“一个难题”引发创新实践

魏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一头儿有多达30万的常年在外务工人员,经济能人多,有的想返乡创业,但苦于找不到项目和载体;另一头儿,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群体大量存在,这些人员想就业但苦于找不到门路。为破解这一问题,从2017年起,我们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雄安等地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陆续外迁机遇,支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办“扶贫微工厂”,大力发展箱包、服装、毛绒玩具等加工产业,让农村半劳力、弱劳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搭建起脱贫致富的“大舞台”。

二、“两项补助”掀起兴建热潮

为推动“扶贫微工厂”规范建设与健康发展,我积极进行规范引导,制定了《魏县“扶贫微工厂”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来源、土地使用、奖补办法、建设模式等有关事项。“扶贫微工厂”建设,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的发展模式,奖补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并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一是对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的,实行全额补助,建成验收后补贴80%,剩余部分两个年度补助到位,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二是对入驻企业要求优先安排贫困对象,一般要超过10人以上,或高于用工总数的30%,扩大贫困人口参与度。达到30%的,对入驻企业每吸纳个贫困人口每年补助1000元,供贫困劳力使用的加工设备还可最多享受全额补助,并按“带资入股”进行分红;贫困工人超不过10人,或达不到30%的,则不予补助。以此促使企业尽可能多地带动贫困人口就业。

三、“三种模式”适配不同村情

魏县在“扶贫微工厂”建设上,紧紧把握“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三项原则,因村制宜,灵活创建。一是“从无到有”新建模式。针对一些没有集体资产,无条件为加工企业提供生产厂房的村,经村申报、乡审核、县审批同意后,可在村集体土地上新建“扶贫微工厂”,并享受“先建后补”政策扶持。二是“盘活资产”改建模式。鼓励乡镇或村集体利用闲置校舍、厂房等集体资产、资源,按需求进行改建,盘活资产,并统一悬挂“扶贫微工厂”标识,同样享受“先建后补”政策扶持。三是“借用现房”租赁模式。对租用民房或其他厂房的加工点,凡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0人以上,或占总用工人数30%以上的,经验收达标后,就地挂牌转化为“扶贫微工厂”,实行统一管理,享受相关政策。

四、“四方受益”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贫困户实现了无障碍就业、多形式增收。由于“扶贫微工厂”多属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活计也不重,非常适合留守妇女等弱劳力群体,使她们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二是“微企业”实现了低风险生产、多渠道增效。“扶贫微工厂”多属来料加工型企业,且多是订单式生产,从生产到销售几乎“零风险”。同时,“扶贫微工厂”由村建设,用工购机享有补贴,加之农村富余廉价劳动力等,创业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三是村集体实现了可持续壮大、多方面增益。新建“扶贫微工厂”由县扶贫资金全额补贴,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此外,可收取一定数额的租金,按最低建设面积400平方米的标准,村集体每年可收租金1万元以上。四是扶贫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多路径增强。“扶贫微工厂”的建设与发展,也对全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五种元素”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扶贫微工厂+党建工作”。凸显党组织对发展“扶贫微工厂”的引领作用,具备条件的建立党支部或设置党小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加强对优秀青年的教育培养,增添了党员队伍有生力量。二是“扶贫微工厂+文明创建”。更好地开展“爱家乡、比担当、尚德善、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身边好人”、“最美员工”评选活动,让员工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教育。三是“扶贫微工厂+群团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帮扶及青年能手、“巾帽创富能手”评选等活动,引导业主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带头干事创业。四是“扶贫微工厂+育才育智”,在规模比较大的微工厂建有扶贫培训中心,负责对本厂及周边微工厂工人进行技能和管理培训,成为育才育智的化器。五是“扶贫微工厂+地方文化”,结合魏县实际,将梨木厨具制作、土纺土织、铅铬加工,草编等一些分散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扶贫微工厂”,不仅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地方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我县自发展“扶贫微工厂”以来,农村打麻将,说闲话,搞迷信的少了,婆媳不和,家庭闹矛盾的少了,都是动起双手勤劳致富,不仅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而且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称赞说:工厂建在家门口,打工不再往外走;政府铺就脱贫路,生活富裕有奔头2017年以来,就这一做法,我县先后在在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全国就业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全省党政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题培训班,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和国务院扶贫办推出的《脱贫攻坚100计》第1计;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受到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新华网、中国就业网等新闻媒予以充分报道。

                   (邯郸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俊洲供稿)

 

科技兴农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内丘县岗底村科技助振兴纪实

 

九龙岗山脚下的岗底村位于太行山的中南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先烈带领群众进行了英勇卓绝、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一直以来,岗底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有关指示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依靠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乡村振兴中认真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把产业兴旺作为工作重点紧抓不放,大力发展苹果种植,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双赢效果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科技致富路

一、保护生态环境,建好绿水青山,保住金山银山

岗底村原有8000亩荒山,人均荒山14亩,人均收入不足80元。先后通过推行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组织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分户承包管理的“五统一分”的治山路子“水土保持林戴帽、耐旱经济林拦腰、高效水果住坡脚”的植被模式,构建包括鱼鳞坑、梯田、排水沟和塘坝在内的水土保持系统和排灌系统,以及与整体规划相协调的道路系统高标准治理了“三沟两峪一面坡”,治理荒山7800亩,栽种果树10万株。截至目前,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荒山绿化率100%。小流域治理成了全省山区建设的典范,成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目前岗地村人均收入达到3.5元,栽种富岗苹果3500亩,优质板栗2000亩,耕地退耕还林,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二、坚持依靠科技,走好绿色致富路,推动产业发展

确立山区综合治理基础工程技术体系。依托李保国教授的研究课题,针对太行山片麻岩山地“旱薄蚀”的特点,以聚集径流、聚集土壤为中心,研究开发出机械整地、修筑隔坡沟状梯田、集雨蓄水保水节水、防洪减灾、培肥土壤等关键技术,集成组装了太行山区片麻岩山地综合开发治理的“蓄、集、整、改、排”基础工程标准化技术,形成了坡面整治、植物群落配置、蓄排灌一体化的山地景观生态建设技术,确立了能抵御旱涝自然灾害、持续稳定生产的山区综合治理基础工程技术体系,使一亩荒山可以形成4分良田,产值高于一亩普通耕地

建立山地优质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了以“改良纺锤形树形、拉枝下垂修剪、精量控制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生物物理相结合防治病虫害”为核心的乔砧苹果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开发了富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大面积生产出了优质安全的绿色苹果,3亩果园纯利润达6万余元。组建了河北省苹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富岗苹果先后获得世博会银奖、中国驰名商标,并成为2008年奥运会专供苹果,岗底村的果园成为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的样板

成立“科技服务队”技术推广模式。组建一支由60多名职业农民参加的“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让农业技术惠及更多贫困群众,帮助村里果农进行果树日常管理,提供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老果园改造等技术服务,积极走出去,到唐山、承德、河南、山西等苹果产区提供免费技术服务。

建立国内首个苹果类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富岗果品销售实施“一个窗口”策略,由公司设立专卖店独家经营,现已在北京、深圳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30多家富岗产品专卖店。根据苹果上三个标签码,查询到苹果在生产、物流、销售各个环节中59项安全信息,做到从果园到餐桌的全程绿色监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开通了“阿里巴巴网”和“淘宝网”网上商城,将富岗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三、拓展产业渠道做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依靠科技+资本双轮驱动做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推广2017年,河北富岗集团将李保国红树莓组培室从南和请到富岗,成立了子水农业公司,由李保国科技创新团队和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撑。2021年11月,河北子水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岗底村敲锣上市,登陆河北股权交易所。子水农业公司实施工厂化组培育苗,先后培育果蔬类、经济林类、绿化工程类、中草药类苗木达100多个品种、6000余万株。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推广工作,可帮助岗底农民种植树莓、猕猴桃、铁皮石斛等新品种,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发展活力。岗底村215户、696口人,80%的村民住上新民居;家家有果园,户户是股东;26户村民有临街门店;82户村民有了小轿车容纳300人的幼儿园,使山沟娃娃享受到城里娃娃的幼儿教育;村里建了两个秸秆气化站,实现了“两人烧火,全村做饭和取暖”;全村人均收入3.5万元,其中90%来自苹果收入。岗底被人们誉为“太行山靠种植业实现的富裕村”。 

绘制美好生活蓝图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之路岗底村委托河北农大专家编制了“生态大花园”建设规划,将建设覆盖侯家庄乡其他34个行政村和104个自然村的“生态大花园”,努力让全乡1.5万名农民过上“看蓝天白云、吸负氧离子、吃有机食品”的健康生活。

(邢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东明供稿)

 

 

“四位一体”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助推革命老区走好乡村振兴路

--临城县产业帮扶乡村致富

临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有关指示精神严格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把核桃产业作为助推革命老区走好乡村振兴路的主导产业,培育出一批以绿岭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创新推行科技支撑、示范带动、产业延伸、市场引领的“四位一体”核桃产业帮扶模式,带动群众就业创业,为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一、坚持科技支撑,积极研发新品种,推动核桃产业发展

探索“政产学研”科技机制创新。推行以政府主导、本地企业为投资主体、科研院所研发成果共享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创新需求为导向、科技政策激励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岭”“绿早”薄皮核桃新品种,对薄皮核桃育苗、种植、加工的先进技术进行研发。

构建“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制定《绿色食品·薄皮核桃》《绿色食品·核桃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集成开发出以“省力化栽植省力化病虫害防治、省力化树形管理、省力化土肥水管理、省力化加工”为主的核桃省力化栽培管理技术。严格按照专业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对苗木繁育的土质要求、果树栽植的间距等100多道工序的细节问题都做出明确规定。

打造“科技服务队”技术推广模式。组建并依托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核桃种植户传授种植管理知识。深入革命老区乡村组织培训56场,通过讲技术、解难题、搞培训现场解疑答惑,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多人,农村劳动力5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剪枝队、技术员、土专家等技术骨干。

二、坚持示范带动,探索新模式,引领老区群众增收致富

创新“政府+龙头企业+扶贫投融资平台+脱贫户”融资模式。成立县扶贫投融资平台,与绿岭公司和脱贫户签订股份合作协议,每户入股扶贫资金1万元投入扶贫投融资平合,扶贫投融资平台入股绿岭公司,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方式,每年保底收益为革命老区内脱贫户入股资金的10%(即1000元)。

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统一提供优质苗木、统一核桃树管理技术、统一核桃树种养模式、统一生产物料供给、统一核桃品牌、高于市场价回收核桃的“五统回收”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带动全县发展薄皮核桃26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薄皮核桃生产基地,核桃覆盖率占全县森林覆盖率的2/5(全县森林覆盖率40%)涉及脱贫74个,从业脱贫6000多户,从业人口近2万人。据统计,全县果期薄皮核桃约8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总产量达1.5万吨,产值约达6亿元,辐射带动革命老区4万多群众吃上了休闲农业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坚持产业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老区群众就业

打造“核桃+车间”模式。全县建有初级加工点36家,核桃深加工企业4家,建成核桃乳等8条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核桃原果5万吨,农副产品加工率达85%以上。绿岭公司面向革命老区低收入群体提供就业岗位,每年雇佣周边临时用工10万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发放工资1800多万元。设立30多个核桃仁加工帮扶车间,每月可增收1800元。

打造“核桃+园区”模式。推进薄皮核桃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种植薄皮核桃5.1万亩,年产薄皮核桃原果1.2万吨,园区入驻绿岭、丰盈科技等企业12家,合作社67家,合作社覆盖率达93%。园区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产业化经营率达93%。建立电商平台分销体系,免费开展电商培训,实现手机端开设微店、推广销售一条龙服务。目前,革命老区开设分销商铺3000余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234万元。

打造“核桃+文旅”品牌。依托万亩核桃林优良的态环境,建成集餐饮、休闲、娱乐、体验于一体的“中国核桃小镇”,建成42公里的“绿色骑行”专用道,建成李保国科技馆、核桃博物馆。拓展核桃产业旅游功能连续12年举办“绿岭”核桃文化节,实现核桃与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革命老区被评为省创建整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

(邢台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东明供稿)


海归青年钟情多肉植物种植 

带动2000多农民家门口就业

--海归人才王宇回乡创业纪实

   王宇,男,汉族,1989年3月出生,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从事多肉植物种植的创业2017年海外留学归来的王宇,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回乡创业,一头农村一线,开始从事多肉植物种植。5年来,他带动2000多农民家门口就业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河北日报等国家和省主流媒体对他的事迹予以报道。2021年10月,荣登“时代新人·河北好人”榜。发展多肉产业,促进百姓就业 2017来,王宇倾心打造了以“智能大棚+工业设计”为技术支撑,占地600亩的多肉植物种植核心基地。在带动下,形成辐射东刘庄、临堂村、黄庄等30多个村庄,总面积达3000余亩的多肉植物种植网和从事多肉植物种植关联行业的产业链。截止目前,河北省曲周县有1000余人从事关联产业,其中,600多人从事多肉植物种植,年育苗2亿多株。每年旺季2000多名留守妇女、老人等活跃在种植大棚,从事种植、浇水、养护、打包等工作。此项工作不仅不影响工人做日常家务接送孩子上下学,还有一份可观的收入,平均每名工人月收入3000元左右。打造行业标杆带动大众创业 2017年以来,王宇带领团队建成河北省最大的多肉植植物幼苗种植基地和全国多肉植物种植生产销售集散地。在他的带动下,曲周县200多名返乡军人、返乡青年、返乡大学生和留守妇女纷纷加入到多肉植物种植行业,王宇团队常年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5年来,这些创业大军发展多肉植物种植大棚1000个,年增收500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青年纷纷搭建了自己的直播间,从事多肉植物网络销售,成为网络创业青年。投身志愿帮扶,倾心回报社会 王宇热心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2021年8月,王宇参加曲周县“希望工程 圆梦大学”捐款活动,现场捐款5000元。2017来,王宇累计捐款3万余元,帮助10余名学生圆了大学梦。2021年中秋前夕,他团队看望慰问了多名农村老党员和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方便面和米面等慰问品。2017来,王宇带领团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救助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12次,捐款捐物3万余元,累计帮扶孤寡老人、留守儿童100余人次。2020年以来,王宇积极参与曲周疫情防控。先后向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公安、交警、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捐赠口罩、方便面、面包、香肠、矿泉水等价值5万余元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他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奉献社会。

           (邯郸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李俊洲供稿)

 

乡村振兴政策阳光普照四十亩滩村

--阳原县四十亩滩村振兴发展纪实

 

革命老区阳原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及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展,党和国家支持重点革命老区政策深入人心,阳光普照四十亩滩村。

一、红色基因

阳原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是革命老区大县,辖14个乡镇,301个行政村,其中有13个老区乡镇,184个老区村。四十亩滩村隶属革命老区辛堡乡,位于壶流河西岸,属河川区,距离阳原县城53公里。该村早先是一片荒滩,清初方有人垦地居住。战争年代,因地处偏远,也曾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活动的地方。1942年,我平西地委根据党中央指示,提出“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展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方针,同时为了开辟蔚县、阳原、宣化三角地带,成立了蔚阳宣办事处,并派出阳原工作组,指派干部到阳原境内的南辛庄、辛堡湾(二地现皆属辛堡乡)、七马坊一带侦察,为开辟阳原东南山根据地打下基础。1944年,我党地下党员王佃仓以订鞋匠为掩护身份,来到四十亩滩村开展工作,先在群众中建立起信任,后在该村密秘发展了党员杨明林、杨明海和杨明沛,建立起秘密党支部,鼓励青年参军、动员妇员缝军衣、做军鞋,宣传抗日,发动群众为边区八路军制做了大量军鞋,为抗战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抗战胜利后,在区委、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土改、支前等工作,四十亩滩村成为我党最早的战斗堡垒之一。

二、村经济发展状况

该村三面环河,一面靠山。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制约,长期以来形成了土地贫、耕地少,窑洞破、街道窄的窘困局面,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可支撑的型产业,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基础施差村民增收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下降,青壮年村民离乡打工经济发展非常落后2016年全村132户中63户是贫困户,人均不到2亩地,全村年人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是全县老区贫困村。

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引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各界大力支持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革命老区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从2016年到2021年,四十亩滩村不仅实现了整村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而且63户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4591元,比2016674元增3900,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的2600元增长到2021年的10600元。

三、坚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

四十亩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兆秀,从2012年至今已经四届连任。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曾经当过兵的他干事创业依然保持军人作风,以党中央政策为行动指南,把党建工作始终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责任有担当,有合作精神,有无私大爱,用心用情公开公平公正群众工作,为集体舍小家顾大家,管理经营合作社坚持勤俭持家,践行着“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当好村干部的誓言。2020年抗击疫情,他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冲锋战斗在一线;组织全村为疫区捐款8945元;多方联系购买防疫物资。疫情缓解后,及时组织复工复产,确保战疫和生产两不误。2016年以来,该村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部署,在完成整村出列、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巩固拓展、有效衔接”这8个字,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在落实举措上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四十亩滩村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脱贫攻坚典型村;并且成为全国扶贫教育宣传中心围绕“脱贫攻坚成就和经验总结项目”到村实地调研。四十亩滩村党支部先后荣获张家口市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共张家口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授予的“三星级”党组织称号,阳原县委授予的“相约冬奥-扛红旗当先锋”称号等。2021年,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孙国亮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受邀参加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同年,进京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2022年,作为冬奥会火炬手参加张家口赛区火炬传递。其他两委班子成员,有文化,年富力强,工作认真,积极配合两委工作,形成坚强的领导班子。

四、产业兴旺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年来,四十亩滩“两委”与来自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孙国亮带领的工作队一起,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全力解决全村基础设施、发展引擎、内生动力等问题,挖掘自身潜能,夯实发展根基建立扶贫产业创新销售方式,做到以产业带动增收

(一)紧紧围绕村庄建设,谋划长远发展,在完善规划蓝图让百姓有奔头上下功夫。2016年,四十亩滩村两委结合县乡区域发展特点和村区位优势制定了规划:即依托“泥河湾小长梁遗址”文化名片,利用“三面环河一面靠山”自然条件,借助“毗邻国道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打造“集垂钓、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切实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设“生态美、产业美、环境美、精神美”四美新农村。几年来,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今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及县乡部署,咬定目标不放松,紧紧围绕村庄如何在“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中做出新贡献”以及结合县乡为四十亩滩村申报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契机完善已有规划,给全村百姓带来希望。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巩固种养产业,在拓展销售市场稳就业促增收上下功夫。发展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2016年精准扶贫以来,四十亩滩村因地制宜,结合村里人口、土地、自然、交通等实际条件,大力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经历了无到有、不断壮大的过程,贫困人口依托产业发展实现了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一是发展蔬菜种植紧紧把握阳原县发展特色农业以及辛堡乡建设万亩现代园区有利契机,依托村民20多年前种植露天蔬菜传统,借助成立阳原县强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平台,以发展大棚种植作为实现带动贫困百姓增收的切入点,推行“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打工挣薪金、产业盈利分红金”模式。即流转每亩土地百姓可得700-800元租金,在大棚打工每天男工可挣90-100元、女工70-80元,年终每户分红(享受资产收益)822元。共计流转土地120亩,2016年、2017年先后用贫困户到户资金建设了35个春秋大棚,2019年,又新增大棚30个,今年新建37个,目前规模达到102个。种植坚持合作社集体经营,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实行统种、统购、统销,增加“话语权”,优先吸纳贫困户,特别是五、六十岁以上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大棚务年可增收3万元左右,最大限度实现贫困户利益链接,且带动了周边10个村近百人打工就业。同时为那些因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的本村及外村村民解决了到大棚打工的临时就业问题。为最大限度激发贫困村民的内生动力,不养懒汉,合作社将年终分红改为劳动奖补(资产收益),让贫困户分包大棚,负责杂草清除及清理大棚,想方设法使其靠自己的劳动和付出挣得奖补收益。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合作社开始积极探索销售模式,在第一书记孙国亮的努力下,充分发动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的毕业学生消费扶贫购买西红柿的直销模式2021年已在全省成立100多个微信“帮扶群”,采取线上团购、线下送货上门,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特别是因西红柿品质优良,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从而打开销路,直至脱销。仅此一项,毛收入从前年的150多万增长到去年的200多万。这种尝试不赢得了市场,也为今后种植增添更大信心。二是柴鸡养殖。2017年,村委会租用村里3亩大的闲置院落,进行华北柴鸡林下试养,从开始的1000只到4000只,实现了种植剩菜养鸡、养鸡鸡粪肥田、肥田种植蔬菜的生态循环产业链。购进鸡苗一般在5、6月份,养殖6-7个月,每年春节前出栏,价格基本固定在每只100元。经过几年试养,已经积累掌握了柴鸡的生长习性以及如何喂养、如何防疫、如何管理等经验。柴鸡的质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从而有了一定的消费群体,初步摸索到了市场规律。2020年,在县乡的大力支持下,又争取到50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了一座规范化的柴鸡养殖场。按照每年出栏销售4000只核算,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0万元左右的收益。产业发展不仅使全村稳定脱贫,而且全村人均收入2021年已超万元。

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改善居住环境,在提振村民生产生活精气上下功夫。几年来,四十亩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依托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完成大街小巷污水管道铺设和终端处理,路面全部水泥硬化并进行路肩彩砖铺设,安装20多盏太阳能和LED路灯,投放25个垃圾箱,对16户危房进行改造,全部安装了电暖气设备。同时,对村委会院落进行彩砖铺设、装修改造村村委会,专设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村卫生室。今年,按照上级村庄整治要求,搞好残垣断壁修缮和破旧房屋整拆,建设美化了三个小广场;粉刷了临街墙面,将脱贫攻坚时期的标语重新更换为乡村振兴内容;维修更换了村委会屋顶、装饰了院落,村子漂亮了,人们的精神气更足了。县委书记郝燕飞等县领导视察时对该村村庄面貌整治给予充分肯定,成为辛堡乡各村参观学习的重点村。

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加强教化育人,在培树向上向善家风民风村风上下功夫。四十亩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是创新性推出孝亲养老基金举措。倡导组织儿女为60岁以上父母存入1000—3000元养老基金,村委会奖励10%,老人按月领取。基金由孝心款和村委会奖励款组成。2019年到2022年,缴纳子女由31位增长到56位,孝心款由31000元增长到79600元。同时开展孝老敬亲模范家庭评比,颁发证书挂牌。既满足了老人的日常开销又能帮助子女尽一份孝心。二是创新性推出三方育人举措。2019年年底,驻村工作队出面牵线,与村里20多个在镇小学上学的孩子所在学校、家长沟通,成立了“学校+村委会+家庭”三方育人联合会。工作队带着村干部与学校领导几次坐在一起定方案、拿对策;到学校参加家长会、老师座谈会;和学校领导老师在村里做家访。组织孩子们寒暑假集体在村活动室做作业、参加村里的孝老敬亲活动、为特困户搞卫生,义务给村集体树苗浇水、参加合作社劳动。疫情期间让孩子们从村图书室借书回家阅读,组织孩子拿起手中画笔为疫区加油,参加捐款等活动。此举为深化教育扶贫、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特别是当下国家教育改革推行“双减”政策下的“村托管”进行了积极探索,此项目已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是党的好政策和驻村帮扶的好干部,成就了四十亩滩百姓的好光景。现在,全村年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2600元跃增至10600,昔日的老区贫困村实现了“凤凰涅槃”,趟出了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做出了新的有益尝试

(阳原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