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河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红色河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

发布日期:2025-09-05 信息来源:河北老促会 信息访问量:




日军“名将之花”命丧黄土岭


黄土岭坐落在太行山北部的深山峡谷中,位于涞源和易县交界处。

抗日战争中,闻名中外的黄土岭战斗,是由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同志和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同志亲自组织和指挥的。

战斗从1939年11月4日开始,到8日结束,我军以五个团的兵力,将1500多名日军包围压缩到黄土岭以东,寨头村西二三华里的峡谷中,经过5天的激战,我军共歼敌900余名,并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

日军战地指挥官、“蒙疆驻屯军”总司令兼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被我炮兵击毙。赫赫有名的“名将之花”,命丧太行山上。

我军黄土岭大捷,在日本朝野引起巨大震动。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有力的回击和批驳了国民党顽固派散布的我军“游而不击”的谎言,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勇气和决心。

掌握敌情,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家常识。

涞源,是八路军北上抗日解放最早的一座县城。在涞源,我党建立了坚强的地下党组织和隐蔽的情报网。因此,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11月3日,日军在雁宿崖吃了败仗,辻村宪吉大佐率领的一个大队被我军全歼之后,坐镇张家口,刚晋升为中将军衔的阿部规秀如同挨了当头一棒,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所属各部,急驰涞源。其中有中雄直正中佐率领的二大队、绿川纯治大佐率领的三大队、抵过中佐率领的四大队、森田春次中佐率领的五大队,共1500余人(分乘90辆汽车),于11月4日上午8时,从张家口出发,直奔涞源县城而来。

11月4日凌晨,分区司令部接到了我涞源情报站的敌情报告:驻张家口的日军将于4日上午增兵涞源,对我军进行报复。这份情报经与有关情报人员对照、分析、核实后,准确无误,立即上报分区司令部。我军区和分区领导根据确切的情报,决定抓住战机,顺手牵羊,集中优势兵力,在黄土岭一带峡谷地区,再打一个大胜仗。

将帅同筹,胜券在握

兵书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1月4日早晨,杨成武司令员在管头指挥部,把敌情和作战设想向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汇报后,聂荣臻在电话上询问了部队情况,并与杨成武一起商讨了作战部署。他指示杨成武:“你们先准备吧,我和彭真、贺龙、关向应三位同志再商量一下。”

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阜平,彭真同志任书记,贺龙和关向应同志分别担任八路军120师的师长和政委,他们是应邀来阜平参加晋察冀边区成立两周年庆祝活动的,恰在这时,我一分区连续组织了两次战斗,几位领导同志便根据杨成武提供的情况,共同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时间不长,聂司令员来了电话。他在电话上对杨成武同志高声说:“彭真、贺龙、关向应三同志都赞同我们的意见。杨成武同志,你争取打个更大的胜仗吧!贺龙同志怕你兵力不足,决定让120师特务团从神南北上,赶到黄土岭参战,归你指挥。此外,我们让20团、26团、34团,分别牵制易县、满城、徐水等地的敌人。”

这样,参战部队就有1、2、3、25团、特务团,还有游击支队和分区直属炮兵部队,特别是部队刚打完雁宿崖胜仗,士气正旺,要打胜这一仗,可以说是胜券在握。

利用地形,布阵派兵

杨成武司令员对黄土岭一带地形,是事先做过实地勘察的。


早在11月1日,他在从阜平赶回一分区司令部的途中,特别绕道银坊镇、雁宿崖、司各庄、黄土岭等地,跃马扬鞭,穿山越岭,对那里的地形地貌详细进行了察看,做到了心中有数。

在战斗部署上,他抓住日军求战心切、急欲寻找我军主力进行报复的心理,决定虚设疑兵,诱敌上钩,进入我军的伏击圈内。

战场上敌情的发展,完全在我军指挥员的预料之中。11月4日夜间,从张家口进到涞源城的日军,迫不及待地越过白石口一带的内长城,沿着辻村宪吉大佐走过的旧路,直接来到了雁宿崖下,他们寻找已被掩埋的日军尸体,浇上汽油,烧尸火化,搞得整个 山谷火光冲天,到处是难闻的烧尸味。

11月5日,1500名日军从龙虎村出发,当晚进到银坊镇,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6日,敌人在我小股部队的引诱下,倾师东进,晚上进到司各庄、黄土岭一带宿营。

眼看敌人钻进了我们的“口袋”,杨成武司令员立即命令各参战部队乘夜展开,进入预伏地点。由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邦率领的1团和由团长宋学飞、政委张如三率领的25团,在寨头、墨斗店一带集结,卡住敌人东进之路;由团长纪亭榭、政委袁升平率领的3团,从大安出动,占领黄土岭及上庄子以南高地;由团长唐子安、政委黄文明率领的三分区2团,绕至黄土岭西北,尾随敌人前进;分区炮兵连,深夜赶到寨头,配属1团指挥;曾雍雅、梁正中率领的游击队,在阵地西侧外围,阻击增援。

骄横狂妄的敌人,不论行军或休息,从来不放警戒,对两侧也不进行搜索。这样,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我军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

居高临下,关门打狗

11月7日上午,敌人继续东进,前进时,先有小部队先行,占领路边小高地后,然后大队才跟进。

中午12点,敌人先头部队已接近黄土岭东面的寨头村,大队还逶迤在上庄子一线。直到中午3点左右,全部人马才离开黄土岭,陆续进入峡谷中的小路。这时,我1团、25团迎头杀出,3团及三分区的2团,从西南北三面合击过来,把敌人团团围住,压缩在上庄子附近一条长约二三里,宽约百十米的山沟里,我军一百多挺机枪从各个山头高地一齐开火,朝沟中猛烈射击。分区炮兵部队也在1团阵地加入了战斗,这条山沟立刻被弹片、子弹、碎石和浓烟覆盖住了。

日军依仗其雄厚的兵力和精良武器,向我寨头阵地猛冲,遭到1团的截击。然后又掉头向西,妄图从黄土岭突围,逃回涞源。我3团紧紧扼守住往西、南阵地。贺龙师长派来的120师特务团,在团长杨嘉瑞、政委范忠祥率领下,此时已经赶到。他们从3团的左侧,即3团与2团之间加入战斗,使敌人欲归无路,插翅难逃,只能就地被歼。


黄土岭东边教场上庄子是小村庄,敌人设立了指挥部。一群穿黄呢子大衣的日本军官,站在南山脚下一座独立的小四合院内,一会儿用发报机发报指挥联络,一会儿用望远镜向各个山头瞭望。这时,我1团团长陈正湘,站在教场、上庄子以北的793高地,用望远镜发现了敌人指挥部的位置,立刻把目标指示给分区炮兵连连长杨九秤。杨连长凭着经验,用目测,测定射程8百米(在有效射程之内)。随即指挥迫击炮手连发数弹,炮弹呼啸着,准确无误的落在小独院内正对房门的影壁前,随着炮弹的爆炸声,敌军官倒下了一片。

敌人失去了指挥官,极度恐慌。他们抬着被炸日军军官的尸体,又朝黄土岭拼命突围,遭到我3团、特务团的迎头痛击。敌人折回头来,又向寨头方向突围,又被我1团击退。从此,敌人反扑势力减弱,行动大乱,不得不收缩兵力,固守待援。

入夜,残敌尚存七八百人。我各团之间联系困难,不便于夜间攻击,便固守阵地,待次日拂晓总攻歼敌。

8日清晨,5架敌机在战场上空盘旋侦察,随后投下7个降落伞,上吊着食品、弹药和敌人增派的指挥官。

上午8时许,敌人留200多人在上庄子阵地上掩护,其余向司各庄方向突围,我1团和25团果敢地插上去,切断了敌人突围部队和掩护部队的联系。三分区的2团、一分区的3团和120师的特务团也开始全线攻击,各种枪声和炮声,像海潮一样轰鸣。整个战场,硝烟弥漫。

中午,从三岔口方向传来枪声,敌人的增援部队与曾雍雅支队接上火了。敌人调动重兵向黄土岭合围过来。我参战部队奉聂荣臻司令员的命令,立即撤出战斗。残敌在援兵掩护下,狼狈逃走。

神炮有眼,命中敌酋

11月7日下午3时许,我军神炮手随着1团团长陈正湘同志的一声命令:“打!”四门迫击炮,一齐开炮,炮弹向长上眼睛似的,在敌人指挥部和观察所两个目标处,落地开花,日军军官被炸倒一片。其中就有日军战地最高指挥官阿部规秀。

敌人的指挥所,当时就设在上庄子南山脚下一座四合院的小独院中(房主陈洛奎),阿部规秀在正南屋的门口处,令部下将房内的一个木制条案搬来放在门口内,上面放着电台和发报机等物。他坐在条案后边,背南面北,指挥战斗。正好,我军的一颗迫击炮弹,从该院东北方向的793高地飞来,落在离门口不远处。随着一声巨响,阿部规秀的腹部和双腿被弹片击中,肠子流了出来,当场倒地,不久身亡。

我军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军区聂荣臻司令员突然打来电话,他高兴地说:“成武同志,好消息呀!延安拍来贺电,说你们打死了阿部规秀中将,我祝贺你们啊!”杨司令员又惊又喜,随即把这一消息转告了1团团长陈正湘,并让他立刻派人到战场上去寻找阿部规秀的遗物。当天,阿部规秀的绣着两颗金星的黄呢子大衣和把上嵌金包银的指挥刀,也落在了我们的手中。后来,将这些东西送到军区,又转送到了延安。


阿部规秀被击毙,日本朝野震动,陆军省发布了阿部规秀的阵亡公告。日本《朝日新闻》以通栏标题痛悼此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连登3天,这家报纸说:“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

击毙日军中将指挥官,这在华北战场上是第一次,是日军侵华战争以来丧失的一个高级将领。我党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纷纷拍来贺电,祝贺我们所取得的胜利。

远在大后方的国民党政府,一向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只顾扩张实力”,这回挨了当头一棒。为了驳斥国民党内顽固派对我军的污蔑,彭真同志指示杨成武司令员,就黄土岭战斗的经过,写了一篇题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瞧一瞧八路军是不是游而不击”的文章,登在了当时的抗日刊物《新长城》上。

当国民党政府从敌人的广播里,得知我军击毙阿部规秀中将的消息后,蒋介石还以“国家领袖”的身份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发了贺电。

(摘自《易县革命老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