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革命老区海兴县后刁村,航天太空育苗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初春时节,田野里的旱碱麦还在慢慢返青,由于春寒料峭,冷热反常,大地仍然显得空旷荒凉。而在航天太空大棚里,却是另一派景象,南瓜、西红柿、辣椒、茄子、丝瓜、豆角、西瓜、花卉等27个航天太空品种正在茁壮成长,根茎粗壮,叶片油绿,拥有无限的生命活力。这些航天农业新品种明显优于传统农业品种,显得挺拔和劲健,展示着现代航天农业科技的优越性,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革命老区的具体体现。
后刁村航天太空大棚里正在茁壮成长的育苗
紧临渤海的海兴县,抗战时期是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区政府、冀鲁边军区驻地,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第六旅活动的地方。老区人民为这些机关和部队做出过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为回报老区,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海兴县老促会顾问武金琢及部分海兴籍老干部协调沧州兆隆农业发展公司为海兴县革命老区后刁村引进了航天太空种植项目。
后刁村在战争年代是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的一个侦通站,通过人民群众侦获大量情报并及时通报给军区,为多次战斗的胜利提供了准确情报。如今后刁村是全国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社会和谐,土质弱碱且储备充足,是航天种植的最佳选择。
后刁村航天太空大棚由兆隆公司设计建设
兆隆公司是一家航天农业企业,由天一商贸与北京新航鼎世农科技公司合资创办,是中国航天神舟科技集团指定授权单位。对革命老区给予了政策倾斜与全力支持,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实验,土质和水质都符合项目要求,育苗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周爱民(左2)、武金琢(右2)在后刁村航天太空育苗基地
3月25日,沧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周爱民,沧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海兴县老促会顾问武金琢在海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水杰陪同下,参观后刁村航天太空育苗基地,三座“零碳”大棚已经建成并育出第一批幼苗,还有两座正在建设施工中。
师继玲作详细生动讲解
年逾花甲却精神抖擞的北京新航公司创始人、商业航天(中国)紫薇新航空间搭载中心总监师继玲为各位领导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解。县老促会、工商联、高湾镇有关领导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
召开专题座谈研讨会
在座谈会上,兆隆农业发展公司表示,一年抓试点,二年扩规模,三年抓普及。计划2025年在高湾镇再兴建两座“太阳蓄热零碳大棚”。这是航天材料在民用领域一种无需用电和燃煤的全新科技项目,可大大增强北方冬季种植瓜果蔬菜的能力。除种植育苗区外,大棚内还规划了科普研学区,等待开展研学体验和文旅项目的开发。三年内把海兴县建成沧州市太空蔬菜育苗种植最大基地,建成北京市太空蔬菜最大、最直接供应基地。
高湾镇镇长杨学森表示,高湾是海兴建党最早、红色底蕴最深的老区乡镇,有航天科技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最先实现乡村振兴。大家一致认为,航天农业作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推荐的新兴产业,无疑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是造福老区群众的新经济增长极,海兴将大力发挥本地优势资源,通过航天高科技智慧农业,以绿色、营养、健康、无公害、零农残为标准,激活休眠农业,实现精品种植,带动老区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海兴县老促会李兆新 金连广撰稿)